PTT推薦

Re: [新聞] 西方官員警告:如果美國不再援助,烏克蘭"肯定會失敗"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新聞] 西方官員警告:如果美國不再援助,烏克蘭"肯定會失敗"作者
jimmy5680
(還想飛的企鵝)
時間推噓11 推:11 噓:0 →:17

※ 引述《jobli (人可以虐狗,但狗不能咬人)》之銘言:

恕刪部分

: 作戰地區是上級所賦予之作戰範圍
: 也是指揮官能運用其現有戰力,可以自行直接左右戰局進行之範圍
: 一般來說就是你的建制兵力和火力可以移動和投射的區
: 烏克蘭就算是全機械化好了,了不起也是30平方公里上下
: 台灣也是一樣,聯兵旅的大約也是15-30平方公里
: (美軍有全球24小時投射能力,也就是他的作戰區可以跟地球一樣大...)

烏軍除了國土防衛部隊是輕步兵,
陸軍(包含後備旅)、空突擊軍、海陸甚至內務部的攻勢衛隊,全都是全機械化沒有錯

: 就算把利害區算下去
: 了不起拉到50-80好了
: 在單位戰場上,烏克蘭和國軍沒什麼不同
: 利害區的概念很抽象,簡單說就是如果敵人在這個區域活動會對你造成影響的區域
: 所以為了早期預警,應變,這是理論上你要放出偵蒐單位的最大區域
: (對美軍來說,部隊24小時能機動到的地方,都是利害區...)
: 不用每個人都把自己拉到三軍總司令的層級來看
: 到實際戰局,差別只在地型

: 烏克蘭砲兵在前二年一直被說的很神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kbMpKhR_qA
: 當初烏克蘭用無人機,手機,筆電搞一搞
: 就可以做到自動目標定位,射令要求,計算水平高低等
: 砲兵陣地可以各自分散,減少被一網打盡的風險
: 但如果以現在來看,其實這些系統和無人機可能沒有那麼厲害
: 一定有相當的效果,但是要能達到美軍制式效果可能還不行
: 如果美軍不想給更多的彈
: 那給AFATDS+JTC2S搞不好會有效果

這點我有一些想法
主要是近期一些智庫專家如Michael Kofman和Rob Lee等人一再強調的
(RUSI智庫的報告也有類似結論)

那就是炮兵精準度無法取代炮火的規模

(其實早前軍事作家Tom Cooper就已經提出這個論調)

不管怎麼說,事實就是除了今年夏季攻勢的幾個月間之外,
俄軍的炮彈消耗量一直比烏軍大很多,經常是數倍以上

當然,一部分的問題是烏克蘭獲得的軍援,雖然已經是非常龐大,
但是始終以英美的軍援最為重要,東歐國家次之(主要是蘇系重裝備和彈藥)
歐盟西歐國家的軍援則一直很拖沓

歐盟給烏克蘭的155mm炮彈數量,甚至已經被嘲諷可能分別比南、北韓給烏、俄雙方的還少(2023年三月,歐盟推出一年軍援一百萬發炮彈的計畫,目前已經承認計畫失敗,
直到不久前僅軍援三十幾萬發,到明年三月預期也僅能軍援五、六十萬發)

此外,俄軍的炮兵也已經被多方面證實有很大的進步
不再使用傳統的炮擊方法(打XX目標就打某方格打多少發)
而是如烏克蘭一樣,積極採用無人機雷射導引炮彈和各類火協軟體

據烏方給RUSI智庫的說明,俄軍炮兵已經可以三分鐘內就開始精準反炮擊

儘管如此,俄軍的炮彈消耗依然非常高且遠高於恢復節約炮彈的烏軍
烏軍只是節約一整年才能夠於今年夏季攻勢期間勉強取得炮戰優勢
(俄軍本身的炮彈消耗量已經下跌很多,但仍極高)

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雙方戰況陷入泥淖化
而蘇系戰術就是不斷以大量炮擊壓制敵軍才能推進

此外,板上近期出現許多板友質疑烏軍炮兵精準度其實相當不足,或是浪費炮彈
雖然不能排除烏軍確實有使用傳統打方格的手段
但是根據歐美媒體和智庫採訪烏軍人員的相關報導
主要問題還是在於烏軍戰術仍是蘇系戰法,用炮彈猛轟當作主要殲敵手段
另外也有烏軍受限於裝備和彈藥,精準度拉不上來的問題
(烏軍曾抱怨盟國幫忙採購的巴基斯坦炮彈品質非常爛,或炮管磨損而難以更換等)

事實上,Kofman和Lee等專家最近一次去烏克蘭參訪後
指出烏軍的無人機偵蒐能力和戰管、火協等系統的整合有大幅進步
雖然無法得知烏軍炮兵的精準度能力如何,但是據說仍能優於俄軍
可能一部分也是受惠於歐美軍援的火炮性能較優異

總之我認為質疑烏軍(或俄軍)的炮彈消耗量極大,主因並非準度不足或浪費炮彈
其實也有不少專家指出當年贖罪日戰爭時,以軍的軍火消耗量也是震驚美軍

回歸主旨,很多專家都已經提出許多警告
認為過度強調炮兵精準度,其實是無視於火力投射規模依然是重中之重
炮兵的精準程度依然是無法取代投射規模,只能稍微彌補後者的不足
這也是烏軍戰爭期間多次向歐美智庫與官員提出的經驗談

當然,美軍戰術的火力投射主要是空軍負責,所以炮兵的責任可以不用太吃重
但是國軍的反登陸火力,應該還是以炮兵為主?應該沒有想要用空軍丟炸彈吧?

--
If we continue to accommodate, continue to back and retreat, eventually we
have to face the final demand, the ultimatum.
~ Ronald Reagan, 1964/10/27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4.212.230.218 (美國)
PTT 網址

jason748 12/19 01:53專家們有提到缺迫砲的問題嗎?

不記得有提到過,最近Kofman不管當主持還是來賓的podcast都主要在談無人機和炮彈 我自己觀察也不認為烏軍有缺迫炮,缺迫炮的炮彈倒是真的

jason748 12/19 02:01對啦,我說的就是迫砲彈

jason748 12/19 02:02這製造門檻比起155mm容易多了吧,要在國際上搜購庫

jason748 12/19 02:02存應該也不難

jason748 12/19 02:03想不通為什麼會缺

缺也不是說沒有,只是趕不上期望的需求而已,門檻固然低,需求卻也更大

jason748 12/19 02:18是說烏軍現在還有真正意義上用直升機的空突旅嗎,

jason748 12/19 02:18還是全機械化了?

jason748 12/19 02:18第一次看到有空突旅配MBT的,雖然只有一個連

烏軍空突軍部隊實際上就只是比較精銳的機步單位而已 俄軍的VDV打到現在也都正規機步化了,連BMD都放棄了改用BMP

peterlee97 12/19 02:28如果發起登陸戰 通常已經沒空優了才對 就算還能叫

peterlee97 12/19 02:28空軍做對地炸射 應該規模也很難能夠比砲兵有足夠的

peterlee97 12/19 02:28影響

Brioni 12/19 02:31歐洲國家本來就沒有那麼大的砲彈需求,又不是要就生

Brioni 12/19 02:31得出來,整個歐盟的經濟規模還輸美國一截

歐盟工業或經濟能力再怎麼說也沒太大問題,還一堆大型軍火商 被批評主要是西歐國家缺乏決心和遠見,很晚才開始投資擴產軍火(比美國晚半年)

SSSDDK 12/19 03:26其實砲彈儲量驚人的國家都不能明著援助,例:韓 台

viroid 12/19 06:08Tom Cooper在俄烏與以巴的一系列文章真讓人驚艷。

viroid 12/19 06:08遠遠超出軍事愛好者的刻板印象。

他好歹是職業作家,不能單純以愛好者視之

bobbytsi 12/19 07:05俄有種以戰養戰而且養起來的感覺,西方的經濟制裁

bobbytsi 12/19 07:05效果十分有限。

「以戰養戰」指的是取得大量戰利品,俄國侵占的烏克蘭領土應該是沒啥產值 目前就只是俄國有逐步推動戰時經濟與工業動員的成果,不能算以戰養戰 另一方面,經濟制裁效果確實十分有限,最近很多報告都指出制裁基本上都被迴避了

※ 編輯: jimmy5680 (74.212.230.218 美國), 12/19/2023 07:12:28

Flyingheart 12/19 08:16北韓平常就戰時經濟 俄羅斯可以根北韓買 可以少增

Flyingheart 12/19 08:16加部分產險 只要有錢就好

aegis43210 12/19 08:43俄羅斯有中國當白手套,最有效的還是降低石油及天然

aegis43210 12/19 08:43氣價格

aegis43210 12/19 08:46而且印度基於區域平衡,會支持俄羅斯

jerrylin 12/19 10:38整個歐盟輸給南韓真是笑死

jerrylin 12/19 10:38印度現在沒有挺俄國啦

jerrylin 12/19 10:39挺俄國美國哪會鼓勵一堆企業去印度投資

utn875 12/19 10:51歐盟百萬砲彈計畫失敗,根本是向普丁明示你撐著就

utn875 12/19 10:51會贏,實在爛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