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提問]請教外行人如何推測現代雷達性能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提問]請教外行人如何推測現代雷達性能作者
ejsizmmy
(pigChu)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30

※ 引述《daydream314 (mediiiiiic)》之銘言
: 如題 請教大家 現代這個隨便都是相位雷達的時代,怎麼推測(X) 腦補(O)
: 這些雷達的差距?
: 以前的年代,純八木天線,拋物面天線,平面開口陣列,多少可以看出技術差異
: 看天線轉速與配置,可以加減猜測雷達作用。如大天線,低轉速,L/S/C波段偏遠程搜

: 高轉速可能是中近距離高更新率;不隨時轉可能是火控,如果還是X band 幾乎就
: 可確定照明專用。與炮位飛彈發射箱同軸俯仰可能是照明或單純測距測砲彈初速
: 進入全固態數位與相位陣列時代就另一個故事
以功能來說,L波段基本上就是長距離預警雷達,當然,凡事皆有可能性。


: 也許PESA AESA 還有潛力差距,至少 PESA 不可能有 multiband, multibeam
: 但沒資料時如何分辨 PESA/AESA 也很難,特別是看不到饋電或安裝方式時。
: 如果說 PESA 已經是時代敗北者,新雷達一率假設 AESA
: 但 AESA 之間彼此高下我是完全沒概念。
PESA是被動,AESA是主動。
AESA PESA差異在耗電量及單元大小,以及探測距離;AESA可以較長,但是PESA會變得比較短些,但凡事皆有可能,不同的雷達要實際去看詳細參數才能知道差異。
兩者皆是ESA但前者是主動後者是被動,在多工的模式會有不同的行為....可靠性也是有差
但還還是要看實際雷達才準確。

AESA雖說是主流,但PESA仍然存在於先進的系統中,
比如挪威的南森級的神盾系統,AN/SPY-1就不是AESA而是PESA,S波段的。
我國如海劍二、海弓三接的海劍羚系統,用的是X波段PESA.....

GaN 比 GaAs 有潛力,但也要供電冷卻有跟上
: 陣列 T/R 單元多比較厲害,但也要看是每個 T/R 單元是獨立控制,還是多少個單元

: 組成模組控制
: 供電冷卻夠,多面固定陣比單雙面旋轉陣好
: 但說到這些,都還沒提看不到的信號處理。
一樣,要看實際數據,
這個東西很吃重製程跟設計...面向廣些,AESA冷卻跟耗電都要特別留意加強處理....

全數位beam forming 凝視 回視 多波束
: 各種濾波 ECM PRI變化 目標處理速度等等。這些都遠超過我這種拿爆米花看戲能了解
: 請教大家有甚麼分析依據嗎?還是要嘛認命看教科書以及認識業界 要嘛繼續吃爆米

: 謝謝
----
Sent from BePTT on my SHARP FS8002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18.129 (臺灣)
PTT 網址

wingstar 09/10 08:38南森級跟加拿大無關

寫錯了,我修正挪威

wingstar 09/10 08:41海劍羚目前用的是紅外線導引,不是雷達

kuma660224 09/10 08:43講白了 天線夠大 算力夠強就是好雷達

kuma660224 09/10 08:47陸基艦載PESA較不受限空間重量時

kuma660224 09/10 08:47比如是說不卡XXXX噸位或多少錢

kuma660224 09/10 08:47也能用複數波束產生器 能多工多任務

kuma660224 09/10 08:47能像AESA同時多波束多目標或不同任務

kuma660224 09/10 08:48後方電子運算分析更跟主動被動無關

kuma660224 09/10 08:48錢的力量決定 雷達能力

kuma660224 09/10 08:49PESA只是未來潛力與載台規格較受限

kuma660224 09/10 09:04空用戰機雷達長期一面倒的投奔AESA

kuma660224 09/10 09:04主要還是載台限制了空間重量

huckerbying 09/10 09:13L波段是屬於長波段雷達,至少比X波段還來的長,通

huckerbying 09/10 09:13常這種雷達偵測距離夠遠,但位置距離測定精度比X波

huckerbying 09/10 09:13段差,所以沒什麼特殊要求就沒人會用精度差的L波段

huckerbying 09/10 09:13做射控雷達

kuma660224 09/10 11:57現代遠程預警的主流幾乎都是L波段

kuma660224 09/10 11:57雖然波長比L更大的也能預警

kuma660224 09/10 11:58但精度辨識能力也通常再更差

kuma660224 09/10 11:59L剛好在合理尺寸天線 有合理預警精度

kuma660224 09/10 11:59能達成合理預警探距要求.

kuma660224 09/10 12:00不是看最遠 不是看最準 但就剛好符合要求

※ 編輯: ejsizmmy (101.12.18.129 臺灣), 09/10/2021 12:17:37

daydream314 09/10 13:25不過實際上有 PESA 搭配多個 transmitter 嗎

daydream314 09/10 13:26雖然不是不行 但沒聽過 後端軟體也要跟上才行

daydream314 09/10 13:27但無論如何 PESA multibeam 的能力受限於發射機數量

kdjf 09/10 16:05比起AESA同時打三個1W beam, PESA如果用3W beam分時

kdjf 09/10 16:05打出去,回來的SNR更好... AESA要分beam是減小每個

kdjf 09/10 16:05元件peak power好擺在更小的空間,也能加大用法彈性

kdjf 09/10 16:09而且少了高功率的微波走線,方便模組化和空間安排

kdjf 09/10 16:09也是有利空中載具的特性。至於船上,優勢就沒那麼明

kdjf 09/10 16:09顯了

airforce110109/10 17:58高功率不一定保證高顯示率

airforce110109/10 17:59而且目前最大功率是AESA不是P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