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紀效新書中的步兵行軍速度估算
在薊陣,步營是配合車營作戰的,「以步兵攔截衝突而來的騎兵」、「在短距離內發動攻擊,攻擊時整隊衝上去」(陣法與身體: 晚明軍事文化中的鴛鴦陣,P129、P138);
當敵車營邊發射火銃邊推進時,步營要不要一起推進?步營的鳥銃手要不要也配合車營射擊?要吧;那時Fighting Match的速度多快,老戚並沒有告訴我們。
在南方,鴛鴦陣在使用方法上,正兵三營的前後兩層會輪番交戰、推進;每次輪替時後排會往前穿插出前排,以隊為單位交錯地「滲」出陣面,老戚稱之為間隊;
那間隊互相推進時是不是fighting march?是吧。
那行進的速度是多快,老戚也不老實,並沒有告訴我們呀。(
陣法與身體: 晚明軍事文化中的鴛鴦陣,P107)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35.114 (臺灣)
※ PTT 網址
16
首Po明代的軍事暢銷書作家戚繼光將軍在《紀效新書》,提到源自宋代《武經總要》 的數珠計時法,利用一串珠子來計算時間,原文如下: 「凡更籌,遇日晦夜暗、行軍宿營,必須定更則時,以知早晚緩急之備。 先以一日有百刻,分一十二時,每一時有八刻二十分, 每一刻六十分,共五百分為一時。……2
老戚只會告訴你行軍速度,問題是更重要的數據:結陣後,步兵推進的速度,老戚就不會跟你說。 相比之下,洋人爽快多了,他會跟你說pikeman推進的速度,每小時約1/3-1/4德里(1德里=7.5公里)。 自於呂岑那篇論文說瑞典人每小時推進3.7公里,那是錯的;因為作者是引用拿戰時期步兵的推進速度,19世紀的速度哪能帶入到17世紀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22041219NY.1
Fighting March 此語本是戰史學者討論十字軍戰術之描述,我在此借用 (懶得查關於1621年烏克蘭哥薩克的戰況,學者是如何描述的) : 在南方,鴛鴦陣在使用方法上,正兵三營的前後兩層會輪番交戰、推進;每次輪替時後排 : 會往前穿插出前排,以隊為單位交錯地「滲」出陣面,老戚稱之為間隊;
10
Re: [閒聊] 騎兵打輸步兵是否都是自己問題?就我記憶中的例子,騎兵敗於步兵之手,無非兩個原因: 1.步兵統帥是很優秀的將軍。 2.這支步兵也是精銳,甚至要有"車營"輔助。 舉三個例子: 1.西元279年的西晉將軍馬隆與鮮卑酋禿髮樹機能之戰,10
[心得] 晚明萬曆、天啟年間的歐洲兵書 [4]晚明兵書與歐洲兵書 前文列舉各部書籍內容,其實許多較宏觀的國政議題,東西方探討的內容在十七世紀初並 無太大的差異,原因無他,前近代時期大家能想到的都差不多,不過就是慎戰、先勝,出 師要有名,承平時期練兵備邊,諸如此類。 然而,套用學者所言:「探討高層戰略、戰術、理論、政治的書籍,對於戰爭前線的實務8
Re: [問題] 東亞為什麼沒有pike and shot?日本戰國的槍足輕不是重裝步兵,也沒有面對密集騎兵的威脅,就算是鐵炮傳來之前也不 是用方陣類型的戰術。明朝是沒有充裕的資本和技術去廣泛裝備火繩槍。這些前面推文大 蓋都講過了,來補充點別的。 Pike and Shot 早期(16世紀)在東歐不是主流,波蘭立陶宛、匈牙利和沙俄都是以馬隊為 主力,輔以輕步兵與野戰防禦工事如馬車。然而到了17世紀,即是東歐也開始仿效西歐,8
Re: [討論] 古代兵書上的陣形有可能實戰存在嗎?恕刪大部分。 : 關於中西日本諸文化的陣法很多高人都頗有研究,這裡就不獻醜,不過 : 就八陣之法的部分,剛好手頭上有梁滿倉、朱大渭合著的《 一代軍師.諸葛亮》 : ,下冊P.278~P.291的一整章都在介紹諸葛亮運用的八陣的抽象概念與具體運用 : 這裡就節錄一些重點供有興趣的諸位參考或批判7
Re: [閒聊] 騎兵打輸步兵是否都是自己問題?有幾個點 基本上古代-拿破崙上千年的歷史, 騎兵衝鋒不是像電影演的一擊下去就決勝負 不同時代/文化的騎兵通常都有手段騷擾步兵陣 他們會在近戰武器射程外對你丟標槍, 射弓箭, 拿手槍轟你, 拿比你還長的槍捅你, 或佯攻 直到步兵看起來有怯意/陣行被打亂時才衝4
Re: [討論] 古代兵書上的陣形有可能實戰存在嗎?先不管原po對西方古代戰陣也不求甚解, 板上明明就有討論過古陣的概念啊.....3
Re: [問題] 長槍方陣與短兵肉搏恕刪大部分。 : 另外就跟希臘方陣兵一樣, : 這種交戰也是可能打一打雙方各退一步休息重整。 : 戰鬥的烈度和可控制性可能更取決於雙方的士氣與意願, : 或許在雙方都極度有自信並且有迫切的命令下,2
Re: [新聞] 後備軍人注意! 首任全動署長白捷隆這本來就是防守方的劣勢 進攻方可以集中兵力攻擊一點 但防守方卻要防禦各處 重點在於有沒有足夠且快速的預備隊可運用 : 因為跨區增援最大的問題就是指揮權問題,- 關於明末的車營,網路上已經有相當多的文章,但關於步兵中的火器營呢?我覺得很少看到。網路上有的,大多是明初的火器營。 明軍的火器營也是冷熱兵器混雜,只是火器的比例比一般的步營更重;比如C大就有寫過明鄭軍的火器營與編裝,但戰術使用上則著墨不多,可能是史書著墨也不多吧;大抵上也是季北南略裏的鄭成功在打南京時,前面的士兵趴下,然后後方的火器開火射擊騎兵。我想請問,那其它明軍勢力的火器營,是怎樣的型態,比如盧象升的天雄軍火器營,袁崇煥的火器營,又會是怎樣的,請問有啥資料可看?謝謝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Redmi Note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