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作者
hgt
(皇元界朝)
時間推噓 1 推:1 噓:0 →:4

https://i1.kknews.cc/SIG=1ko2t4f/46r500045oo73n6n571q.jpg

圖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
這類鐵火砲的砲耳不是一對而是兩對,而且砲耳
縱剖面是四方形的,所以大部分專家認為這是搬運用
的砲耳,並不能調整射角。但是這離調整射角也就一
步之遙。1977年在常州就出土只帶一對砲耳,而且砲
耳橫剖面略成扁平橢圓形的銅砲,可以有限度調整射
角:
https://pan.baidu.com/s/1hq8fEQS
雖然沒有銘文表示確切鑄造時間,但常州出土的
這批火砲制作粗糙,形制也與上面所說洪武鐵砲接近
,而從這批火砲被窖藏、沒有官方銘文來看,大概是
明初戰亂結束後就被封藏而沒有繼續使用。上文作者
徐伯元就認為其鑄造時間最晚也在洪武朝前期。
換言之,用砲耳調射角的火砲在中國出現的時間
,可能比西方早了幾十年快百年。那早就使用砲耳的
明朝為何還要回頭去仿效西方自己也淘汰掉的東西呢

---------------------------------------------------------



前幾天上班忙碌,沒什麼空閒時間閱讀論文,所以回了幾天文章

還是不能講得很清楚,實在有點占用版面XD

不過這論文,不讀還好,一讀笑倒XD

我們就好好來解讀所謂常州出土銅砲的"砲耳"

到底是個啥東西,跟佛朗機的"砲耳",有什麼不同。

回到論文本身,先看看常州出土大銅砲:


https://imgur.com/xRuXFoX

首先就銅砲圖片來看,左下方的銅砲砲耳,很明顯是不能拿來轉動砲身

太扁平; 上方兩門砲,砲耳不是那麼扁平,有點橢圓"似乎"可以用來轉動砲身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砲耳並不是拿來"轉動砲身"。因為轉動砲身調整射角,

必然要是圓柱形,不可能是這種不完美的形狀。

有的人可能認為,或許只是年久腐朽,或是公差問題,導致看起來不像圓柱。

但是我認為中國工匠功夫並沒有那麼差,這可以比對砲口圓弧程度

就很接近完美圓形。所以這砲耳一開始就不是要弄成圓柱形的。

當然,肯定有人是不認同我這麼解讀的。


那麼,再看看中國學者自己的分析:

https://imgur.com/O78Vbzl

從這段話可以看到,中國學者認為,這對砲耳,

目的是"支架起炮身,使炮口可以高仰或平置,以便迅速修正射角...."

可見中國學者認為,這對砲耳,只是用來拉起或頂起砲身,讓砲口上仰

來修正射角,可不是用來旋轉砲身的!!!!

其實後面中國學者自己也直接說出來了:

"這種扁平耳軸裝置,較之以後出現的圓柱型耳軸來說(明正德年間的佛郎機炮等)
,轉動靈活性不大,但比起以前用墊木辦法來改變射角,無疑是一大進步,
它起到了承先啟後的過渡作用。"

注意所謂的"它起到了承先啟後的過渡作用"

這就說明了,這對炮耳,跟佛郎機炮耳,不是一回事!!!

人家的炮耳真的是拿來轉動調射角的,而常州大銅炮則不是轉動,只是比墊木

好些,比較容易拉起或頂起炮口而已。

但其實呢,所謂的"承先啟後",我認為也說得不準確。

為什麼呢?? 因為自從永樂之後,到正德年間佛郎機引進前,

大明的火炮都不再出現炮耳,下面這篇知乎的文章,列出許多佛郎機引進前

的中國火炮,都沒有所謂的轉動用炮耳,無論實物或文獻。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822196



所以實際上,從發展脈絡看來,洪武年間的炮耳,真的不是轉動概念

而只是搬運、支起,甚至我認為很可能僅只是防止火炮側向滑動而已

跟歐洲的轉動炮耳概念,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中國火炮後來根本沒往

這個方向發展,那麼這種炮耳對中國人來說,根本沒達到所謂"承先啟後"

的作用!!!!


看來某人不好好做文獻解讀,只因堅持意識形態,就生搬硬套,說是

比歐洲早幾十年創造出跟佛郎機一樣的東西,學術倫理要好好加強囉!!

呵呵!!!







--


一敗塗地真可哀,鈞台變作髑髏血,
二十萬人皆死國,至今白骨生青苔。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92.144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hgt (123.193.92.144 臺灣), 07/03/2021 00:31:16

cht123407/03 08:21@@

detonator07/03 08:47先射箭再畫靶 戰完再查資料

carsen07/03 09:56由於討論內容與史料的引用解讀愈加破碎混亂,

carsen07/03 09:57不利於清晰表達論點

carsen07/03 09:57因此本討論串暫停回應,同時警告請注意板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