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問題]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

看板Warfare標題Re: [問題] 明國的軍事科技發展會輸給同期西方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時間推噓 4 推:4 噓:0 →:14

唉呀…實在於心不忍。

※ 引述《hgt (皇元界朝)》之銘言:
: 啊西式火砲後來就是採用砲耳然後把houfnice和
: serpentine那種類型的射角調整裝置淘汰掉了啊。呃
: 你不看上下文的嗎。
: ※ 編輯: KoujikiOuji (150.116.197.79 臺灣), 06/28/2021 20:09:38
: → Jameshunter: 這是講來反駁H大的胡斯吧? 06/28 20:10: → KoujikiOuji: 很奇怪 明明可以就史料論史料討論有些人就是想牽扯一 06/28 20:10: → KoujikiOuji: 些不相干的進來 06/28 20:10: → hgt: 你插一個砲耳才是不相干吧!! 06/28 20:26: → hgt: 原本是在討論百年戰爭期間,歐洲與中國火砲技術的差別耶! 06/28 20:29: → KoujikiOuji: 就比你歐洲先進不是嗎 你喜歡比誰先進就給你證據啊 06/28 21:00: → KoujikiOuji: 倒是嗆文獻又提不出文獻的傢伙怎麼還有臉在這嘴啊 06/28 21:01: -------------------------------------------------------------------------------
: 實在搞不懂為什麼找到一個洪武年間的砲耳,會讓你高潮成這樣耶XD

好吧,我知道給你的證據你是不看的,不過我還是要說一
下啦,洪武十年鐵炮一共出土五門,常州帶炮耳的銅炮一共出
土三門。你怎麼會覺得只找到一個呢。啊你啥時候要去把houfnice
挖出來。

: 那你幹脆提元朝火砲出來的時候,歐洲都還沒有砲管哩,超落後這樣不是更好??
照你的論調確實是超落後呀,啊論證誰落後是你在爭的不
是,照你的爭法歐洲這方面本來就是落後,還真沒啥爭議。

: 你要實物?? OK~
: 自己看看下面是什麼吧!!
: https://reurl.cc/6adW35
: https://reurl.cc/W3NjQ5
: 1410年法國的的後膛裝火砲!! 就是大明後來學的"佛郎機"

唉呀好感動喔,但是第一,1410年那還是比洪武十年晚了快
30年欸。第二,你的佛郎機才40公斤重,洪武鐵炮200多公斤好嗎
,你舉這個例子在明代也就比虎蹲炮重,比滅虜炮之類的輕炮還
輕欸。啊炮耳為什麼取代houfnice那種砲架?就是因為炮耳可以
用在更重的火炮上來調射角啊,但歐洲把炮耳用來調重炮的射角
那是1465年左右以後的事啦,明朝則是洪武年間就開始囉。你學
會舉實例是很好,但你也舉一個重砲帶炮耳的實例吧,不是你隨
便wiki就交差了事。

: 1520年代左右才傳入中國的"佛郎機",早一百年人家發展出來了!!

唉呀火藥火箭和金屬炮管還比你歐洲早呢。

: 保守說是15世紀初,但是這具實物肯定不是第一具。
: 正常來說是14世紀末應該就有了!!

你說得很對,照你這種推論法,應該元末明初群雄動亂、
1350年代左右的時候中國就已經開始有帶炮耳的重炮了。照你
這種「肯定不是第一具」推論法就可以得證喔。還是比歐洲早
啊。

: 也就是明朝初年,歐洲就大概有"佛郎機"這種火炮了
: 看看人家調整射角的是什麼裝置??
: 砲耳呀!!!!!!!

本來就不稀奇呀,稀奇在明朝比你早還是用在重砲上好嗎
。你可以嘗試找找看200公斤以上歐洲帶炮耳的火炮實物啦。

: 還什麼砲耳比較先進XD 人家是因地制宜好嘛XD

噗,這時候你又講因地制宜啦,我不是早就在講甚麼環境
用甚麼武器嗎。你現在被比下去才拿因地制宜救援啊。

: 唉XD 找到一根稻草就在那硬凹XD
: 可笑!!!!!!!!

唉呀我給你的是最早期的八門炮的實例欸,原來八門炮的
實例你只算一根稻草啊。那你只有一張圖的houfnice豈不連麥
芒都不算,我看你也從頭凹到尾啊。

好啦下面順便回一下前一篇那些火箭「實驗」影片。借一
下h先生的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P3g8N_u7c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mDMIKEFgQ

為什麼說這些實驗做得不到位呢?因為第一,明代火箭的
殺傷力主要來自於焚燒的藥方而不是純粹靠箭體動能(也有,但
就是比較大的火箭,比如說戚繼光的三飛箭),影片中完全沒呈
現出來,但這在文獻中是很常見的。萬歷朝鮮之役期間朝鮮人
的紀錄就這樣描述明朝人火箭的焚燒效果:

「天兵(朝鮮稱呼明軍)一人,偶持火箭,放中一賊,滿身
火起,衆賊來救,亦爲火焰所燒,欲赴水不得,仆死中道云。」

這段原文出處見下文頁11:

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html

上面這篇我已經貼第三遍了,雖然h先生是不看文獻的啦。
那上文也有提到明代火箭的改良之一,就是在箭尾加裝線拉的鐵
墜或鐵釘,調整重心並起到阻力墜(dorgue)穩定飛行的效果,好
增加命中率。這個改良在影片當中也是完全沒有呈現。所以說h
先生堅持半天的電視節目考證是不成立的。至於純粹以動能殺傷
敵人、戚繼光所說能夠「中者人馬皆倒」的大型火箭,h先生那
麼喜歡實驗,不做嗎。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71.104 (臺灣)
PTT 網址

moslaa06/29 14:39關於類似蜂炮的那個明朝武器 版友解釋重點是箭頭燃燒功能

moslaa06/29 14:40而不是箭尾的火藥推進,這樣說滿合理,因為看影片我就覺得

moslaa06/29 14:40殺傷力好像不怎樣,幹嘛那麼費事做成蜂炮模樣

moslaa06/29 14:42不過 理論解釋歸理論解釋 對於版友您提出的文獻舉證之陳述

moslaa06/29 14:42我覺得有疑問,您引述說

moslaa06/29 14:42偶持火箭,放中一賊

moslaa06/29 14:43如果是使用那種蜂炮武器,為何大面積攻擊只得一人著火?

moslaa06/29 14:44如果是一對一的放箭,那麼就不能拿來駁斥影片中的蜂炮

KoujikiOuji06/29 14:45嗯因為也有單獨放一兩隻的火箭,連結原文有寫

KoujikiOuji06/29 14:50影片其實都是復原朝鮮的火車 拿來論證明代火箭本來就

KoujikiOuji06/29 14:50文不對題

gary7606/29 14:50面對密集陣型,一窩蜂是打一個面的,面對鬆散的騎兵,能

gary7606/29 14:50打亂他們的行進計劃,這其實足夠了

ja2307200806/29 14:57除非特殊培育,否則一般馬匹高速奔馳時,面對火箭聲

ja2307200806/29 14:57光效果刺激,騎士會摔很慘。

※ 編輯: KoujikiOuji (1.164.171.104 臺灣), 06/29/2021 15:16:24

Hartmann06/29 22:23大推

time3Q06/30 09:28

dennis9906/30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