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討論] 公衛學者揭Omicron「3特色」 建議居隔天

看板HatePolitics標題[討論] 公衛學者揭Omicron「3特色」 建議居隔天作者
TheoEpstein
(Red Sox→Cubs→?)
時間推噓31 推:33 噓:2 →:45

---依板規,超過三天之新聞要用[討論]TAG---

這篇是今年一月的,三個月前的新聞。

1.新聞網址︰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20951/6044472

3.完整新聞標題

公衛學者揭Omicron「3特色」 建議居隔天數可縮、快篩可多

4.完整新聞內容︰

全球Omicron變異株疫情肆虐,台灣本土病例人數也破百,台大公衛學者指出,
Omicron有「病毒來得快去得快」、「確診後10天不具傳染力」、「輕症半數喉嚨痛
」等特性,英美日都縮短確診者或接觸者的隔離天數並增加快篩頻率,建議台灣可參
考,如此將所需的隔離床數從670床減少到332床。

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表示,美國分析NBA職籃定期檢測資料,發現感染Omicron之後,
病毒變化幅度比Delta更大。Omicron病毒量大約在確診後3天達到高峰,但高峰仍低
於Delta。之後病毒量便迅速下降,到第五天只剩不到半數個案的Ct值還小於30,顯
示Omicron感染後病毒量下降之快速。

林庭瑀指出,另有日本研究則顯示,Omicron症狀出現後第3到6天病毒量最高,但是
會迅速下降,到了確診後第十天以後,呼吸道樣本已經驗不出具有傳染性的病毒,顯
示確診後10天不再具有傳染力。

台大公衛學者任小萱指出,英國調查發現,Omicron感染者有53%會喉嚨痛,比Delta
僅34%喉嚨痛高了兩倍,Omicron也有較高比例的發燒和咳嗽,但嗅味覺異常比例明顯
較低,僅13%。美國研究則看到Omicron嚴重度較Delta低,急診風險減少七成、住院
風險減少五成六、使用ICU減少六成七,使用呼吸器風險減少八成四。

根據上述特性,美國、英國、日本都不約而同縮短隔離時間,且以居家隔離、頻繁快
篩、強制戴口罩為主要策略;美國更依照是否接種疫苗、保護力是否衰退,在檢疫規
定上做出更細的區分。

林庭瑀指出,美國去年12月底起,確診者居家隔離時間由10天縮短為5天,5天一到,
無症狀或症狀消失者可自行解除隔離,但要再戴口罩5天。至於接觸者,都要在第五
天採檢,但隔離程度可根據疫苗保護效力分為兩種情況。還有保護力的接觸者不需要
居家隔離,但要戴口罩10天。保護力消退的接觸者則要居家隔離5天加戴口罩5天。

林庭瑀表示,英國為節省PCR檢驗量能,規定「只要快篩陽性立刻居家隔離」,並於1
月17日放寬規定,快篩陽性者第5天、第六天兩次間隔24小時做快篩,如果兩次都轉
陰且無發燒,第6天可解除隔離。

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如果台灣比照上述國家縮短居隔天數為5天
,所需的病床數可從670床砍半到332床,再加上輕症優先由加強集檢所或加強防疫旅
館收治,可望將醫療量能留給比較容易重症的疫苗失效者或未接種者。

5.附註、心得、想法︰

其實中間那段美國的確診與接觸者就是很具體台灣目前參考的作法。

只是台灣目前是10+7美國是5+5

然後台灣發明了一個詞叫「居家照護」,跟居家隔離不一樣但都是隔離10天(囧)

我猜,未來大概就會是這樣發展了吧。
其中把美國的「戴口罩5天」符合民情改成台灣的「自主健康管理7天」:

確診者:隔離5天,期滿自動解隔離,無需採檢,之後7天自主健康管理(?)_。
接觸者:打滿三劑者快篩陰性,自主健康管理12天,第5天快篩(?)。
未打滿三劑者隔離5天,期滿快篩(?),陰性再7天自主健康管理(?)。

以上加問號的是我猜測未來的方式(5+7),現在還沒有以篩代隔,也還是10+7。

反正防疫就是一步一步來,很多東西都要慢慢讓人民習慣。

一下子從14+7跳到5+5,大家大概也受不了?

我有加問號喔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45.126 (臺灣)
PTT 網址

Tosca04/22 17:43東京迪士尼~~

入境隔離五天可能還是沒辦法 入境免隔離不知道要等多久

win871904/22 17:43其實昨天有話好說也有提到做的還是台灣數據

SPDY04/22 17:44該幸好全球至今起碼有逐漸把Delta之前的變種們先幹掉嗎...?

對XDDD

jajujo04/22 17:44台灣就是會有一群人不管科學數據 大罵政府放推

其實有在注意疫情的話,一月就有這些資訊了。 但很多人彷彿2022年四月才開始關注疫情....

cplzgr04/22 17:445+5也不是不行的說,希望確診5+3

cplzgr04/22 17:46之前看莫彩曦夫妻確診到結束的時間很符合統計結果,不過他

cplzgr04/22 17:46們好像24歲以下就是..

win871904/22 17:46https://imgur.com/eORFARC

Tosca04/22 17:46https://tinyurl.com/5b4458n5

mirroshadow04/22 17:46我猜再過不久應該就會降到7+7了

Tosca04/22 17:46NBA那篇的論文 亮點是200人確診 omicron和delta約各半

DELTA還那麼多啊(汗)

win871904/22 17:46所以10天自動解隔~在後來會可能兩劑三劑會差別對待

Tosca04/22 17:47按照腦霧粉的預測 NBA現在場上應該一堆人霧來霧去

cplzgr04/22 17:48加強劑的效果顯著

helba04/22 17:49我猜可能等實名快篩上線就開始吧

win871904/22 17:50就5月初那波快篩近來吧

yufion04/22 17:50陳其邁今天記者會有秀一個數據,打三劑的大多5天CT>25

yufion04/22 17:50沒打的要10天

yufion04/22 17:50所以以後確診者的確有機會用打幾劑來做隔離天數的差異

確實

Tosca04/22 17:50其實當台灣累積到一百萬人確診 入境免隔大家也不會有意見了

Tosca04/22 17:51百萬人確診就是你身邊一堆人都確診 入境免隔哪有差了啦

downtoearth04/22 17:51現在全球有上億腦霧吧 照道理說.....

yufion04/22 17:51還沒打第三劑的還不趕快去打,差五天耶

helba04/22 17:51等KOL大聲呼籲就表示近了

Tosca04/22 17:51就像今天三千多本土 沒人會去看境外幾例了

win871904/22 17:52不用啦就確診日破萬~入境免隔可能就會接受了

bignoob04/22 17:52三劑免隔離要來了嗎?

三劑接觸以篩代隔吧。 三劑確診就隔五天之類的。應該都會是未來的趨勢。

jajujo04/22 17:54真的拍板三劑免隔離的時候 搞不好三劑的效力都衰退了

所以要快,五月初是個好時機。

Tosca04/22 17:54確診單日破萬應該下禮拜就達標了

yufion04/22 17:55你看CDC的確診解隔條件也是差不多天數,只是沒講疫苗而已

目前比較像是把人都當成沒打滿三劑.... 反正就一步一步來吧,打滿三劑應該可以隔比較短才對。

kathpope04/22 17:55怎麼沒金傳春老師

你可以貼啊,我額度今天只剩一篇了不能再用了。

Tosca04/22 17:55鄭文燦今天說約每四天翻倍 這樣40天就1024倍了

panzerbug04/22 17:56我每天都覺得腦霧......

我早上起床到第一杯咖啡之前也都是昏昏沉沉的... 一杯下去就醒了。

yufion04/22 17:56鄭說的是桃園的R值去算的,雙北應該R值更高

panzerbug04/22 17:56https://i.imgur.com/PrF2mW1.jpg

圖https://i.imgur.com/PrF2mW1.jpg?e=1650974789&s=3VhXJL77FhTwWXTTVyHskQ, [討論] 公衛學者揭Omicron「3特色」 建議居隔天

Tosca04/22 17:56更高就更誇張了 如果三天翻倍那一千倍只要30天

panzerbug04/22 17:56應該是喝太多

你wwwwwww

chungrew04/22 17:57指數型增長就是這麼恐怖

還好是這種速度,才能拼15%的kpi盡速達成。

jajujo04/22 17:59啊對了有沒有風聲到底日本什麼時候要開啊 不要結果台灣還

jajujo04/22 17:59比日本早開

目前沒有相關新聞

h8073304/22 18:00又是個快篩取代隔離的柯學家

囧 我柯粉,不行嗎

Tosca04/22 18:00日本在不開 京都要破產了

目前開放到一天可以一萬個外國人了(本來5000人) https://www3.nhk.or.jp/news/special/coronavirus/immigration/

panzerbug04/22 18:01我猜下半年日本就會開2劑以上免隔,明年全面免隔?

搞不好要三劑....

thirtyto04/22 18:02各縣市的 R值 跟 陽性率 有沒有公布讓大家了解

orion199183004/22 18:02日本這半個月好像沒有新動作 就是可以入境人數增加

orion199183004/22 18:02而已

他們也是走慢慢開放的路線

win871904/22 18:03快篩取代隔離是必要的趨勢~不管防疫金額 醫療量能都能減

win871904/22 18:04基層人力解放

win871904/22 18:05共存這個就是趨勢

這段我沒上色: 英國為節省PCR檢驗量能,規定「只要快篩陽性立刻居家隔離」 快篩陽性者第5天、第六天兩次間隔24小時做快篩, 如果兩次都轉陰且無發燒,第6天可解除隔離。

chungrew04/22 18:05我一直在講 一個健康的打滿三劑的年輕人

chungrew04/22 18:05跟一個不能打疫苗高風險群體的罕病患者 角度是不一樣的

chungrew04/22 18:06政府推這樣的開放政策也一定是會有犧牲者

chungrew04/22 18:06所以病例數的指數型增長在某些人看起來是很正向的發展

其實omicron就算是沒打疫苗,死亡都很少....以這次染疫的來看很明顯吧。 有打疫苗是更安全。

chungrew04/22 18:06另一些人眼中則未必 應該是可以理解的

win871904/22 18:06其實政府撐到現在還可以有藥來共存不錯了

就守住了最麻煩的delta+疫苗打不夠+冬季慢性病,現在不開下次機會是明年。

c65432100004/22 18:08健身仔會說 為啥一定要打三劑 我很健康 為啥不關內用

c65432100004/22 18:08笑死

幹我也健身仔啊,不要這樣開地圖砲好嗎

win871904/22 18:08爾且快篩資源 疫苗資源都不用搶天氣不會爆冷

chungrew04/22 18:09具體到個人的層次真的就是具體要看個人條件而定

這就講幹話了啊。

elainakuo04/22 18:09感謝世界各國幫台灣人擋災

堅守就是等待可以開放共存的一刻,不可能守一輩子的。 明年才開的話,更大的問題是三劑衰退了, 到時候要怎麼讓全民過半一千多萬人願意打第四劑? 現在用omicron來代替第四劑。

elainakuo04/22 18:11現在開 是最佳時期 大家加油 撐下去

也不用加油,外面人潮洶湧的很XD 你應該去拍一張內湖737巷的照片來給大家看的XD (印象中你住港湖?)

jerrylin04/22 18:12入境隔離一定下半年一定會解除的

現在就是要拼15%的KPI,才能解除這個

jerrylin04/22 18:12台灣確診的遠比入境的多 你還隔離入境的幹嘛?

SPDY04/22 18:13到時看AZ抗重症剩餘效果 和有沒流感+COVID多價疫苗一針上吧

jerrylin04/22 18:13這是很簡單的邏輯問題

panzerbug04/22 18:13現在開放是政治問題,漸進

jerrylin04/22 18:13放心 我看台灣人現在還是滿街跑 五月大概就達到了

路上真的人都滿滿的

kuninaka04/22 18:14好爽

jerrylin04/22 18:14現在一堆確診的在每個超商問有沒有快篩順便送病毒

kuninaka04/22 18:14不過我怕居隔,最近沒去健身房了

我覺得去哪都有機會被匡到,乾脆就放寬心了

jerrylin04/22 18:14傳播速度會比你想像中的快

elainakuo04/22 18:15我家在內湖 但現在還在汐止 五月底回去QQ

holysong04/22 18:15上海被餓的2700萬人強制瘦身好幸福

台灣只要不會搞到超市架上只剩雙響泡,都還好。 ※ 編輯: TheoEpstein (118.169.45.126 臺灣), 04/22/2022 18:16:15

jim233030004/22 18:16不就是數字出現到一定程度才會關心嗎??

PePePeace04/22 18:18要打第三劑了 跑不掉 需要探病

apple12377304/22 18:33基本上這種曲線維持住剛剛好夠醫療量能的話 就不錯了

photoshark04/22 19:36確診多到一個人數民眾反而就不瞎操心了,心態會轉變

TheoEpstein04/22 19:46剛剛去永康街買晚餐, 路上人多到我以為零確診...ww

TheoEpstein04/22 19:46今天週五但那人潮彷彿週日

WrongHole04/22 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