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高雄水災為啥無法完全治好
想快快客觀科普一下有關高雄治水的背景,如果有錯請不吝糾正,這樣大家要討論也比較有個依據
1. 首先先科普一下,大部分的災害(洪水、地震、山崩、地震..etc)級距量化會用重現週期當作單位
基於歷史數據資料,經過統計分析得出自然災害出現的頻率,例如百年重現期就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換句話說其發生機率為1/100。
2.大部分的排水系統都屬於重力式排水,拿愛河為例,愛河防洪為25年 (ref 愛
河水系易淹水區改善規劃)
3.海堤的部分,一級各海堤高度均高於 50 年重現期暴潮水(1.4m) (ref 高雄市一級海岸防護計畫)
4.台北淡水河的防洪標準是「200年」,並且早在民國62年4月就訂定了要以兩百年作為標準,專案計畫從69年陸續蓋到88年 支出約1158億(ref 台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
民國60-80年代的一千多億,不是隨隨便便拿得出來的
5.這也導致以前二重疏洪道左岸(五股)及右岸(三重、蘆洲)堤防,一邊是20年的6公尺,一邊是200年的10公尺..以前真的是出了台北市都是南部。
不過現在中央已經開工要加成同高了 (ref 二重疏洪道左岸加高工程)
6.有鑑於高雄治水預算在在縣市合併後比舊高雄市+舊高雄縣還低的情況下,不可能這樣做 (純面積比新北+台北還大,台北十倍大)
7.還記得重現周期是以「歷史資料」「統計」推估而來嗎?
因極端氣候影響,目前知名的颱風隨隨便便都帶來一兩百重現期的雨量。
(例如這次的雨量為兩百年重現期)
8.拉高防治重現週期級距和成本投入,兩者不是線性關係,例如要從0-100年和100-200年,完全是不一樣的金額
9.並且因為極端氣候影響,級距可能還會被拉高,未來出現三五百年也不是沒有可能..
10.過去傳統的治水方式如加高堤防、挖通排水等"疏洪"方式如果要追災害級距,金額會快速被拉高,並且會拉高都市的脆弱度(vulnerability)、降低恢復力(Resilience)
就像是被小孩傳染的感冒比較嚴重一樣,小孩抵抗力差(堤防低)常生病也好得快,旁邊的大人抵抗力好沒事,但只要一成功傳染就會重感冒。
11.因此近年全球的顯學不是一昧的加固加高,因為$$已追不上,而是往提升災後恢復力前進,有一定基礎的抗災能力,並且在遇災後短時間回復都市機能,完成災後重建,並且保持防災意識,才是我們應監督政府該做的事。
並且要從災害永遠可以被擋下來的觀念,改變為極端氣候未來不可預測,否則未來遇到超出能力的災害,會一敗塗地。
礙於篇幅,近年來也慢慢從疏洪=>滯洪的概念,也滿有意思的,推薦了解。
--
房價有漲就好
如果現在是非綠執政 死忠護航的 還會護航嗎?
其實也因地制宜 國外有些地方就是直接大規模撤離
只要不像韓那樣吹 結果滯洪池沒開導致淹水
高雄居民基本上都能理解大潮加百年大雨的困境
只怕現在這些全台各地來的id會比高雄居民護航的
更兇而已^^
其實可以把全市的公園都改成滯洪池
高雄非受災的能體會受災居民的心情嗎 不見得
所以現在這些ip在非高雄市的能了解高雄受災居民
的心情嗎@@如果不見得 那到底哪那麼多id愛發言
借版問 重現期的標準是否會更動 近年暴雨頻率增加
應該也要相對提高?
現在連受災還要分藍綠? 政府問他受災戶還要分是那
個顏色才給補助嗎?
自慰隊來囉
這次只有淹30cm而已!叫什麼叫!
可以接受疏洪朝向滯洪的觀點,這部分可以對易淹水區
做更多的應變措施,例如哪些地方能開放移車暫停,不
然這次光泡水車的財損就痛慘了
會講淹30公分,都是在騙,明明90公分
不然怎麼灌進大樓地下室
30公司,就算大樓沒有防水閘門,也不容易浸水
30公分
預算拿最多,錢花在哪?笑死人
30公分比停車場出入口的減速條高了吧
凱米引發湖南土石流!至少18人被埋已知6人罹難
2024-07-28 11:41 聯合報/ 記者
謝守真
/即時報導
推 這次的恢復力我覺得是可以的
翻譯你的話:你們平常鬆懈慣了,皮繃緊點好嗎
如果不是受災戶不要說能體會能體諒,特別是淹水3次
以上,但政府根本無法處理,財產跟整理的損失,怎
麼體諒?
防洪系統還是重要。沒做的話就會像中國這樣,已經
變成輕颱卻對當地帶來更大更持續的傷害。所以防洪
要做,但也不是無腦以為做了就從此不會有任何淹水
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淹三次了,表示你那個地方本來就
不適合固定建物,就像是中國的洞庭湖的圍湖造田一
樣
所以我們住在那邊就該死,應該大雨大潮就被淹水,
我們就該摸摸鼻子自認倒楣,三民區,左營區,仁武
區,都該全搬離嗎?
對啊!地勢低窪本來就不適合住人,怎不早點搬走?
老高雄人都知道哪裡容易淹水能避不避嗎?
水高是可以這樣比喻的?30公分不會淹,90公分才會
淹?你要不要去看一下浪高的定義再來嘴,停車場入
口如果有個30公分的坎,每台車基本上都出不去
其實…淹三次的…你的隱形成本(財損)已經反映在
房價上了
知道有大雨大潮的話 應該可以先做些預防措施減少
財損 我沒看新聞都知道這次強颱挾帶西南氣流
加上大潮 水會跟之前一樣排不出去
所以我們地下室有災情時大家反應都很快
自己也要有防災意識才能應付天災這點應該懂吧@@
淹了三次 理論上也該弄個防水閘門了@@
所以淹水都靠水閘門,水閘門不夠高還是會淹進來,
重點應該是不要淹水,是不是本末倒置
請問大潮海平面就這麼高,水排不出去又把比東京多1
0幾倍的滯洪池全部滿出來。依照w版友的高見要如何
才能不淹水? 繼續挖到100、200倍的滯洪池?
政府的治水當然還是持續要做,但換個角度是不是擋
不住就先放給他淹了,因為地勢低的地方要做到完全
不淹可能辦不到或是不符成本,變而改善百姓的住宅
從二樓住起?一樓可以作為公共用途或是其他利用,
這可能要都更時開獎勵容積才辦得到。(別說不可能.
. 這極端氣候或許你我有生之年真的看得到水上人家
)
滯洪的空間是有限的,雨只要下超過就是沒用了
滯洪是擋短時間強降雨,排水來不及的可以先存著
市區的治理主要還是要靠抽水站
如果本身住低窪地區沒話說,但如果買房請避開。
那就不要再賣地蓋住宅,做更多的滯洪池跟排水系統
不要淹水 但是大自然就是要你淹啊
另外想到 一個地方如果有作滯洪池 應該就代表
就像新加坡一樣 一樓無住家的建案
當地其實就是比較容易積淹水的區域 所以才會有滯洪
池 那如果要在該地區置產的話 本身就要先考量會有
積淹水問題
就跟我家住在前鎮河附近 附近住家公寓全都挑高
一公尺左右 而且是我出生之前就有的老建築
就表示我住的這區域本來就會有積淹水風險
想到以前長輩說,連續下雨時可以去看房,看有沒有
漏水嚴重。然後買房時可以問那邊的鄰居這邊是否淹
過水。
有一種是一樓車庫,跟汽旅很像的那種。
其實 現在新建案 左右鄰居也是新搬來的 上次莫拉克
都十幾年前的事了
依各位回報仁武狀況 建商是不是沒有把所有建築
都至少墊高一公尺啊 仁武本來就很會淹 建商應該
要有應對措施吧
台北治水經費超高 誰都知道 但還是照淹
所以仁武淹水都是建商的錯囉?
仁武淹水是大自然的錯
對於人類來說啦 建商該作的是因應仁武地勢低窪
常淹水的情況下作應對措施 以減少積淹水時的損失
你一個地方常淹水 但是每個新建案都跟路面平高的
的話 不就是在說歡迎淹進來@@
有些人總是喜歡把責任歸咎於無辜的市民,拼命幫政府
卸責,拿了那麼多經費,連最簡單的下水道清淤也不知
道有無在做,繼續笑韓導嘛
我有看到有在做啊@@清淤很常是工作日的上班時間
清的 民眾一般時間看不到挺正常的
你也可以說韓導是為了看不到的民眾而大肆宣揚也可以
畢竟這屬於看不到的市政 讓民眾了解一下也可以@@
好啦 那麼喜歡看清潔隊清淤泥 可以請市府撥預算 現
場直播給市民看
不要錢花下去了 直播也給你們看了 再來嘴沒清淤泥
疏洪難度也越來越高,歷史上的洪氾區現在都一個個
開發成重畫區,百年以來,大水還是會往那裡去
才八年沒像樣的颱風來,就讓很多人忘記這些地方不
能買不能碰,買了的只好努力洗白"現在都有改善,你
看這幾年還有淹嗎"之類
沒看到清淤 不代表沒在做好嗎? 明明是極端氣候 有
些人卻拼命要怪罪政府 到底安的是什麼心啊 連最簡
單的邏輯也不懂
都市計畫有公開說明淹水紀錄或是排洪規劃,資料下
載看一下就很清楚,但建商不會講,投資客或抓交替
的更不會
想詢問這個百年重現期會重算嗎?多久更新一次?88風
災至今才15年,以既有統計百年重現期標準是不是應該
沒這麼低?
會,大約5~10年會檢討治理計畫 就會重新統計
看到腦補的內容,這地方愛到卡慘死,心甘情願!
可否修法要求依淹水潛勢,圖強制特定地區要加高一樓
或做出特殊應對?
雖然你寫很多,但不會看的就是不會看,何必呢?
只是排水比較慢而已,根本不算水災!跟缺電一樣,只
是跳電啦!給點台灣價值好嗎?
但是重劃區的低窪處作住商用途...
建商明知在低窪處還不墊高一些?
才30公分!水退很快的?不用擔心
三民區這一次是真的退很快啦 仁武那裡就不知
說市府無辜很努力了根本瞎扯 都市計畫跟主導重劃的
都是市府 市府不核可這些低窪爛地是能重劃膩?核可
一過一坪低於萬元的爛地翻到40萬以上不香嗎?反正
到時候被淹了受災戶該該叫在要補助 市府反手跟中央
繼續要錢治水 工程款永動機 高雄發大財
治水概念改變喔 那大樓變電系統本來都在地下室 台北
就不要買那些地區!是要要求建商墊高什麼!腦袋在
想什麼
死忠仔真愛跳針清淤 明明都有在做 還是沒找記者拍
照就不算數啊? 嘻嘻
你要洞庭湖不會淹水你要不要聽看看你在說啥?上面
譬喻你沒聽懂吧
講難聽一點,你住的地方本來就是隱形滯洪池,你沒
意識到嗎?其他高雄人感謝你
不要覺得你吃虧好嗎?房價都已經反應了,真的是既
要又要的
3X
首Po小弟不是在地人喇, 想問說台北的汐止內湖大直以前也常淹水 經過整治,例如截灣取直,疏洪道的建立,現在已經沒有水患了 為啥高雄地勢也沒有台北低窪,且治水費用也花費很多,卻無法有效治水呢? --爆
根本原因就地理條件啊 你台北是盆地的盆底,我高雄是海港的旁邊 台北把水排到河道,河道到海洋的距離是你的彈性空間 海港剛好碰到大潮,就好比你把你家浴室封死,浴室的水位跟浴缸一樣高 接著你把浴缸的水往外舀,請問會發生什麼事?44
補充地理條件的部分 其實高雄過去曾是百湖之城,就像桃園一樣擁有眾多埤塘 例如:本館埤、寶珠溝埤、內惟埤、八卦寮埤、阿彌陀埤、大貝湖(澄清湖)、小貝湖等 但因為城市發展,許多埤塘被填平興建人工建築,如小貝湖一部分變成長庚醫院和棒球場 這些天然的滯洪池近幾年更因為房市起飛,加速消失的速度9
還可以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雖然政府常常說是按照過去百年內降雨量的規模來建造防洪設施,但問題在於,按照百年 內「平均降雨量」,還是「極端降雨量」呢? 這兩者的差別是很大的,而最直接體現的,就是建設經費。 以河岸防波堤來解釋。50公分高的防波堤,和100公分高的防波堤,後者的建造價格會單6
台北市的堤防長這樣 你把水舀進去 應該是沒辦法回流的 加上員山仔分洪道 切齊海平面5
我是覺得不同都市 地形結構有不同的治水方式 但要拿極端氣候的強降雨和大潮來自我安慰 或吹噓什麼水退很快也是讓人覺得很好笑 極端氣候又不是第一天發生1X
這個問題最好問專業的。 我知道的治水專家就是李鴻源。如果陳其邁願意聘用李當顧問,大概淹水部分會知道改善 方向要怎麼作。 不過,之前李鴻源好像台積電事件被酸很大,所以我不確定,陳願不願意去找李,或是李 願不願意來高雄擔任顧問。爆
推 lovepork : 請問你有治水方面的背景嗎? 07/27 12:39 → lovepork : 如果沒有 還是不要發表太多這方面的意見吧? 07/27 12:39 → lovepork : 治水是非常專業的一門學問 你去看李鴻源講的各式專 07/27 12:40 → lovepork : 有名詞 我連聽都沒聽過了 07/27 12:41 → lovepork : 李鴻源對於高雄淹水 07/27 12:4250
39 : → lovepork : 如果沒有 還是不要發表太多這方面的意見吧? 07/27 12: 39 : → lovepork : 治水是非常專業的一門學問 你去看李鴻源講的各式專 07/27 12: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