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新聞]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看板Military標題Re: [新聞]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作者
WaterFrog
(水蛙大)
時間推噓55 推:55 噓:0 →:166

※ 引述《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之銘言:
: 光是看要M2就知道不可行。連現在引進這108輛
: M1都不知道養不養得了(ㄧ臺M1可是頂三臺M60
: 的後勤需求),還要養後勤需求接近戰車的M2?

我查了一下你之前的發文,沒有看到「1輛M1可以抵3輛M60」的資料來源,不過我有找到GAO以前的報告

https://www.gao.gov/assets/nsiad-91-114.pdf


上面是美國GAO在1991年2月的一份報告,在文中Page.4有提到M1A1和M60A3的每英哩耗費金額如下:

M60A3:$ 50.39
M1A1 :$159.74

所以的確如你所說,在1991年的報告中,1輛M1A1的每英哩耗費金額的確是1輛M60A3的3倍。
(後面還有提到彈藥部分,只是105mm砲彈和120mm砲彈威力有差,我覺得不太能一起比較,所以本文就不提)

當然報告後面也有提到美國陸軍有提出計畫來省錢,例如:更換T-158履帶、降低油耗、增設APU、、、等,後續我們也知道T-158履帶、APU等相關設備都有在艾布蘭後續升級項目內容,不過這些項目執行時,美軍的M60A3已經退役的差不多,因此這篇文章中的艾布蘭運作成本還是以「1輛M1可以抵3輛M60」作為依據。


至於M2布萊德雷的運作成本,我這邊是沒找到M2與M60A3比較的相關資料,所以我這邊引用美國陸軍這幾年的報告作為計算依據,並且以M1A2 SEP的運作成本做比較。

每年美國陸軍都會出版"ARMY WORKING CAPITAL FUND FISCAL YEAR BUDGET ESTIMATES"的預算初估報告,從報告中的"Operating Requirements by Weapon System"表格中可以看到美國陸軍中重裝備的維修、買備用零件等相關成本。從2018年起,M1A2 SEP和M2/M3布萊德雷的成本如下:

2018
M1A2 SEP 279.4
M2/M3 164.1

https://i.imgur.com/Utk1YjO.jpeg

圖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2019
M1A2 SEP 163.1
M2/M3 333.6

https://i.imgur.com/PE5LkpX.jpeg

圖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2020
M1A2 SEP 137.9
M2/M3 392.1

https://i.imgur.com/L3Vawrf.jpeg

圖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2021
M1A2 SEP 23.1
M2/M3 16.5

https://i.imgur.com/X57FYSY.jpeg

圖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2022
M1A2 SEP 128.7
M2/M3 101.4

https://i.imgur.com/JPnBv9P.jpeg

圖 全車國造 輪型戰車「獵豹」車首度曝光

(以上費用單位為百萬美金)

除了2021年的費用之外,其餘年份的平均費用如下:

M1A2 SEP 177.3
M2/M3 247.8

(以上費用單位為百萬美金)



當然以上費用是總額,需要除以數量才是每輛載具的運作成本。美軍使用的數量,我這邊以計算ABCT底下的數量為主。

目前美軍有16個ABCT(陸軍11個,國民兵5個)。至於每個ABCT裡的M1和M2的數量,我這邊參考GAO在2021年發表的"The U.S. Military’s Force Structure: A Primer, 2021
Update"報告中數量作為依據。

https://reurl.cc/rr0A8r

報告中第24~25頁有ABCT的裝備總圖,圖中各單位的數量如下:

旅部連:
M1A2 SEP 0輛
M2/M3 1輛

砲兵營:
1.營部連:
M1A2 SEP 0輛
M2/M3 11輛
(註:這邊的布萊德雷是指M7前觀車)
2.砲兵連:
M1A2 SEP 0輛
M2/M3 0輛

騎兵中隊:
1.中隊所屬連:
M1A2 SEP 0輛
M2/M3 2輛
(註:這邊的布萊德雷是指M7前觀車)
2.騎兵連:
M1A2 SEP 0輛
M2/M3 27輛
3.裝甲連:
M1A2 SEP 14輛
M2/M3 0輛

機步營:
1.營部連:
M1A2 SEP 1輛
M2/M3 4輛
2.步兵連:
M1A2 SEP 0輛
M2/M3 28輛
3.裝甲連:
M1A2 SEP 14輛
M2/M3 0輛

裝甲營:
1.營部連:
M1A2 SEP 1輛
M2/M3 4輛
2.步兵連:
M1A2 SEP 0輛
M2/M3 14輛
3.裝甲連:
M1A2 SEP 28輛
M2/M3 0輛
(註:ABCT有2個裝甲營,所以上面數量要乘以2)

旅支援營:
M1A2 SEP 0輛
M2/M3 0輛

旅工兵營:
1.營部連:
M1A2 SEP 0輛
M2/M3 1輛
2.工兵連:
M1A2 SEP 0輛
M2/M3 14輛

每個ABCT載具總計:
M1A2 SEP 87輛
M2/M3 124輛

16個ABCT總共的載具數量如下:
M1A2 SEP 1392輛
M2/M3 1984輛

每輛每年運作成本如下:
M1A2 SEP 12.7
M2/M3 12.5

(以上費用單位為萬美金)

所以估計下來每輛布萊德雷的運作成本的確跟艾布蘭差不多


: 務實來看,如果要操作M1,沒有增加相關維護
: 預算,勢必要削減履帶戰車數量,而要維持戰車
: 數量,就一定要輪砲車。所以輪砲車不是要不要
: 搞的問題,而是非搞不可。裝甲兵抗拒的心態其
: 時是不理性的。

從以往的經驗來看,裝甲兵就是要艾布蘭,沒有其他選項(不然獵豹也不會卡這麼久)。然後沒意外的話未來打擊旅數量一定是下降,只是下降到多少的問題。

如果按照國軍目前主戰的情況,我原先規劃的裝甲騎兵團直接出局。因為每個裝騎團數量會是126輛艾布蘭+108輛布萊德雷。國軍目前有924輛主戰,所以即便抓到最多也養不起2支裝騎團,除非陸軍預算大幅增加。

如果是按照國軍目前裝甲旅(裝甲連*6+機步連*3)的規模,每個旅所需數量如下:
1.裝甲連:14輛艾布蘭
2.機步連:14輛布萊德雷或是20輛布萊德雷
(註:因為布萊德雷只能塞7個步兵,如果要全部上車的話每個排至少需要5輛,考量戰術機動每排為6輛)

抓最多數量的話每個裝甲旅需要84輛艾布蘭+60輛布萊德雷,總計144輛。2個裝甲旅總共288輛。以3倍成本來算,國軍需要淘汰864輛主戰才能騰出經費養這2支裝甲旅,這數量差不多就是把陸軍手上除了裝甲旅以外所有主戰都汰換,至於換成獵豹還是其他裝備就再說。

如果這樣做的話,整個陸軍的主戰數量會從924輛下降到168輛艾布蘭外加120輛布萊德雷,裝甲旅從4個縮減成2個。即便保支所需能量和聯絡官數量也跟著下降,陸軍能不能接受這樣的裝備數量驟減是個好問題。


: 我是覺得啦…這件事情上可以各方都各退一步,
: 裝甲兵有什麼需求就讓他們開,開完了大家談
: 好就做來測試;測完滿足需求,大家都要認帳
: ,不要再來一次4530。如果裝甲兵覺得專用底
: 盤有需要,那就做啊!其實現在二代豹可以看
: 得出來沒什麼前瞻規劃,走一步算一步,也不
: 是以一個車族的角度在發展,怎麼可能不出問
: 題?
: 我會建議二代豹重新開發。新二代豹應該要能
: 滿足事先規劃的各種車族需求。像是引擎可以
: 考慮可變配置的設計(戰車後置,步戰前置),
: 這種設計也不是沒有先例,T14/15就是,而且
: 輪車上實現還簡單一點。車寬也可以放大一點
: ,畢竟要裝600匹馬力以上引擎,太窄的車身
: 會很難搞。

這部分我覺得是看步兵有沒有需求吧,裝甲兵可能會開很神奇的指標出來。

: 新二代豹的戰車版如果可行,那就可以以兵力
: 轉型和改善後勤的名義和美國談小量增購M1
: ,4個裝甲旅每個聯兵營一個連,加關指聯兵
: 營一個連,總共要13個連182輛,連同訓練
: 需要預計增購不超過百輛,還在可以跟美國談
: 的範圍內。裁減下來的人力則要轉作戰車的
: 後勤支援所需。
: 其他的M60和CM11則全部砍了,換成新二代
: 豹的戰車。這樣才可能平衡整個預算需求。
: 二代豹的步戰則取代原本的CM33/34在聯兵
: 營的位置,CM33全部提升到CM34的規格,
: 連同原本的CM34,移交步兵旅。

如我上面估算,以目前主戰數量來講,最多可以再買60輛艾布蘭和120輛布萊德雷。當然如果多買一個裝甲旅的數量作為損耗預備的話,需要再加買144輛艾布蘭和180輛布萊德雷。以老美現在的交付狀況,可能要拖的6年左右才能全部交付。

至於其他的主戰,就如同你講得需要全部汰換。

: 另外,既然要開發新輪車底盤,乾脆跟老美
: 討論移植M109A6/7砲塔裝到到新二代豹底盤
: 的可能性。履車底盤畢竟還是難養,可能的話

關於這部分,我覺得難度太高。

與其期待軍備局生出一款輪型自走砲,還不如指望陸軍預算暴增,把所有主戰一對一換成艾布蘭還比較有可能實現。

: 想太多,中國15式才30噸而已,人家ERA還不是
: 裝爽爽的。而且你講的是T72沒有加裝ERA的防護
: 力,但ERA算是俄國戰車的標配了。

15式的裝甲防護,我的看法是即便加裝FY-4反應裝甲,正面裝甲防護大概就400mmKE左右,除非對面真的搞出甚麼黑科技。

細講的話,以15式的體型來看,只比T-62小一點,而重量卻輕5公噸。T-62的正面裝甲大概200+mmRHA,假如15式在用上複合裝甲、體積沒有太大變化,以及其複合裝甲有超高科技--同厚度可提供的抗動能彈能力與同厚度RHA一樣--的前提下,其基礎裝甲抓個250mmKE左右,再加上FY-4的能力,其正面裝甲大概就400mmKE左右,連M735都不一定擋得下來。

所以我才說要擋105mm穿甲彈至少要找T-72才行

: 玄甲計畫明年就結案了。

這部分就看明年的結果,看看搞出來的成果如何。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47.228 (臺灣)
PTT 網址

jason748 02/12 00:56只能說你在作夢

Gdiaofuta 02/12 00:57國軍下車步兵六人,所以M2只能塞七人還好吧.....

我記得排部也有編制人員吧,算一算一排4輛應該是塞不下來

chyx741021 02/12 00:59推數據

Gdiaofuta 02/12 00:59再說了考慮到國軍沒有機動作戰沒有跨區增援,裁光

Gdiaofuta 02/12 00:59其他作戰區補三戰區大概可以見到國軍復刻三大戰役

Gdiaofuta 02/12 00:59一樣兵敗如山倒的慘況

的確有可能會這樣,雖然可以讓航特旅下來支援,但是能不能守住更大範圍是個問題 我是有考慮多買一個旅的裝備作為後援,讓戰時理論上有3個裝甲旅

chyx741021 02/12 01:01其實就是不論要不要買M2搭配,未來要增購M1都很難

chyx741021 02/12 01:01再維持千輛主戰車的規模,而且很可能得砍到剩1/3

afv 02/12 01:01原po都把帳單貼出來了,全面現代化重甲車,不是裁

afv 02/12 01:01陸軍,就是裁海空軍了,不然就是預算暴炸

jason748 02/12 01:02而且為啥冒出買M2這個選項?

不然你要讓CM-34去硬扛對面的30mm鏈砲或是火箭筒嗎?

Gdiaofuta 02/12 01:02長期來看加預算是必須的,這是無法迴避的結果

jason748 02/12 01:03現階段增購M1跟升級M60都更急迫

Gdiaofuta 02/12 01:03但是也沒有說非得買M2吧?有消息能賣到嗎?

我覺得不是能不能買到的問題,因為陸軍現有的IFV防護都太弱,要嘛拉高雲豹的防護力, 要嘛直接買外貨來取代。 目前能買得外貨也只剩布萊德雷。不過R大有提到玄甲計畫,就看看明年成品如何

jason748 02/12 01:03雲豹當步戰車還能將就著用

afv 02/12 01:04要預算,海空軍就沒有新玩具要買?

ryannieh 02/12 01:04你全部都算錯了。你的表上不只M1A2,還有M1A1的費用

ryannieh 02/12 01:04好嗎?你至少要把M1A1的費用也加進去才算得出M1系列

ryannieh 02/12 01:04大約要多少錢,因為ABCT的戰車並不是全部M1A2,你的

ryannieh 02/12 01:04算法分子太小,算出來數字偏低了。

美國陸軍在接近2020年的時候,只剩下第三步兵師還在用M1A1,數量最多也就174輛,而且 這幾年第三步兵師也換裝M1A2 SEP V3了 我有在猜表格中是有提到美軍以外的國外用戶,不過我也有大概算了算,艾布蘭和布萊德 雷的運作成本應該是差不多的

jason748 02/12 01:05花更多錢買戰力差不多的東西是嫌錢太多?

afv 02/12 01:05空軍戰機與防空飛彈有備彈不足與指管通訊升級,海軍

afv 02/12 01:05要大造艦與擴張岸基反艦,這些也都要錢

chyx741021 02/12 01:05不考慮M2(這篇算下來M2養護成本和M1相當),M1增

chyx741021 02/12 01:05購到300輛左右其他主力戰車就得全砍光光

chyx741021 02/12 01:07要把M60 / CM-11一比一換成M1是不可能的,海空軍的

chyx741021 02/12 01:07優先度更高,不可能給你陸軍經費倍增繼續養龐大現

chyx741021 02/12 01:07代主力戰車

afv 02/12 01:09就算不買M2步戰車,以M2維護成本與M1相當來看,這28

afv 02/12 01:098輛M1戰車,分給四個裝甲旅,三個機步旅的戰車就不

afv 02/12 01:09用養了

是啊,所以機步旅只能全換雲豹車系,其他指揮部的主戰也是一樣狀況

※ 編輯: WaterFrog (42.77.47.226 臺灣), 02/12/2024 01:20:46

ryannieh 02/12 01:10至於反應裝甲,中國又不是只有FY-4,FY-5據稱有400m

ryannieh 02/12 01:10m RHA。

afv 02/12 01:13不對,不只三個機步旅的戰車,關指、蘭指、花東、

afv 02/12 01:13澎湖、金門的戰車也可以不用養了

jason748 02/12 01:23M2對上敵人的30mm機炮跟ATGM,也只是好上那麼一點

jason748 02/12 01:23而已

不靠IFV掩護主戰,還要靠誰掩護?純靠步兵? 如果只靠純步兵掩護,主戰會死得更快吧

※ 編輯: WaterFrog (42.77.47.226 臺灣), 02/12/2024 01:29:41

ryannieh 02/12 01:31沒有,至少到2023年,美國陸軍還有650輛M1A1,之前

ryannieh 02/12 01:31的年度還更多。

jason748 02/12 01:32我們現在又不是沒有IFV

peterlee97 02/12 02:36我是覺得 適當的砍裝甲旅同時也要增加預算 看能不

peterlee97 02/12 02:36能撐到3+1個裝甲旅與其他代用車組成的戰甲團 不然

peterlee97 02/12 02:36陸軍已經乞丐那麼久 已經進入21世紀還是要讓他們繼

peterlee97 02/12 02:36續乞丐嗎...? 不太對吧... 當然海空軍的優先度肯

peterlee97 02/12 02:36定還是高的 但陸軍也還是要更新 總不能真的只算到

peterlee97 02/12 02:36海空軍打完就投降吧?

個人是覺得陸軍以後的發展,除非加錢買裝備和養裝備,不然未來人力一定會往下降

kira925 02/12 06:58現狀是 老陸也要認知自己不可能繼續玩千輛MBT

kira925 02/12 06:59閃電香腸一天沒想通 你就看他這個不要那個不想

kira925 02/12 06:59然後開一些“你們腦子壞了嗎”的spec

kira925 02/12 07:01要先認知:我未來大概最多只有600的M1+M2

kira925 02/12 07:02而且M1大概不會超過300

如果陸軍預算沒有再加錢的話,最多就250~300輛之間。畢竟陸軍還有其他裝備要養,不 是只有裝甲兵而已。

rommel1 02/12 07:17裝甲兵的缺會變少,可能會消極處理,本位主義...

rommel1 02/12 07:19未來可能重用輪戰,就把輪戰先搶去裝訓部~~~

rommel1 02/12 07:20被步兵拿去的話,砍裝甲缺增加步兵缺

的確,這也是我覺得未來裝甲部隊很難砍的原因,陸軍無論再怎麼改革還是會回歸到兵種 升遷問題。

JOHN117 02/12 10:10M2跟M109A7可以共用部分後勤

ktworld 02/12 10:16M41 從1958美援至今用了65年還在用。反正M60換了引

ktworld 02/12 10:16擎可以維持帳面數量到天荒地老,編制跟將官缺維持

ktworld 02/12 10:16的住,至於實際戰力,就想太多了…

ryannieh 02/12 10:31簡單地說就是技術杯葛以維護官位,跟什麼作戰考量沒

ryannieh 02/12 10:31關係啦…

ktworld 02/12 10:40我當然希望看到M1+M2的盛況,但連M109A6到了嘴邊都

ktworld 02/12 10:40能被收回去,短期內要買到完整的第一線載具,真的

ktworld 02/12 10:40沒辦法太樂觀… 輪甲防護力是比不上國際上的第一線

ktworld 02/12 10:40主戰/裝步,但跟我們現有裝備相比,也還是進步,至

ktworld 02/12 10:40少妥善率就完全不是一個級數

Brioni 02/12 11:09M2有得買再說,八字沒一撇的東西

scotch 02/12 11:10總比打火機好太多

Brioni 02/12 11:10至於MBT數量,考量未來人力,未來消減1/3是蠻有可能

Brioni 02/12 11:10的事

Brioni 02/12 11:11西岸全換成M1,離島繼續用M60/CM-11殺肉維持是一個

Brioni 02/12 11:11方式

Brioni 02/12 11:13主戰部隊編現比這個鳥狀況,要能讓900多輛主戰維持

Brioni 02/12 11:13隨時可動根本不現實

Brioni 02/12 11:18不論履甲派還是輪甲派,很多人都想把現有MBT用1比1

Brioni 02/12 11:18換掉,這個換算前提就有問題

這是真的,除非陸軍預算翻個兩三倍,外加兵力可以大增,不然要維持這麼龐大的裝甲編 制有很大的挑戰

ktworld 02/12 11:19問題就是,現有制度下,編制上面的數量,重要性遠

ktworld 02/12 11:19遠大於實際上有多少能動,能戰

ktworld 02/12 11:21一比一換不了,就擺著囉…..

Brioni 02/12 11:22帳面數字靠M60/CM11殺肉養一票就好,擺離島也行

rommel1 02/12 11:24裝甲兵科未來要裁減1/3...一定消極以對的

sdd5426 02/12 11:33台灣的主戰數量靠那波M60浮腫的太誇張 早就該瘦身了

sdd5426 02/12 11:33 只是這大概要總統府層級的人親自下來監督

ktworld 02/12 11:38這次M60的換引擎”提升”計畫,就看得出保守維持現

ktworld 02/12 11:38狀的心態

rtwodtwo 02/12 11:41想撿便宜M2 等XM30定案吧

Brioni 02/12 11:42怕砍裝備->砍單位->砍官位QQ

ktworld 02/12 12:06現今國際局勢,各國都開始囤積裝甲軍備,俄烏戰爭

ktworld 02/12 12:06連二戰軍火都動用了,不用想撿便宜好貨了

JOHN117 02/12 12:58埃及經濟規模比台灣小,都能維持1100輛M1A1了,國軍

JOHN117 02/12 12:58未必不能維持一支強大的鋼鐵勁旅

埃及是因為美國有軍援,所以才有這麼多錢可以維持這種規模的部隊

kira925 02/12 12:59那是犧牲海軍

Gdiaofuta 02/12 13:07埃及是1360輛

ryannieh 02/12 13:10埃及的海空軍都只有臺灣一半的規模,更不用說沒有臺

ryannieh 02/12 13:10灣那麼大的飛彈部隊。埃及最先進的防空飛彈就Buk而

ryannieh 02/12 13:10已。

chyx741021 02/12 13:15台灣是海島國家,然後拿一些大陸軍來說我們應該看

chyx741021 02/12 13:15齊???

JOHN117 02/12 13:18埃及海軍的現代化程度比台灣高的,台灣海軍只有規模

JOHN117 02/12 13:18而已,只有空軍堪可一戰

rommel1 02/12 13:35台灣就很矛盾阿,海島國家,持續維持龐大的陸軍要

rommel1 02/12 13:35打陸戰的

kkttaipeityy02/12 13:37埃及軍隊壟斷幾乎全國各式產業,預算是自己憑本事

kkttaipeityy02/12 13:37賺的當然隨便買,另外還有美國軍援額度,台灣怎麼

kkttaipeityy02/12 13:37比...好歹拿個非獨裁國家來比

ktworld 02/12 13:48“規劃跟維持”打陸戰的規模,跟真的有決心打陸戰

ktworld 02/12 13:48與否,兩碼子事吧

Brioni 02/12 13:48這點真的矛盾,非陸戰為主養了一千輛MBT

ktworld 02/12 13:50為了合理化,跟那種敵國陸地連結的也拿來比較…

ktworld 02/12 13:52管他矛盾不矛盾,有編制斯有官

Brioni 02/12 13:54萬人憲兵、大裝甲部隊、政戰、純義務役大步兵…都不

Brioni 02/12 13:54知道在養啥了

chyx741021 02/12 13:57就前一篇推文講的「祖宗家法」啊,千輛主力戰車也

chyx741021 02/12 13:57是90年代後撿了一批M60硬灌出來的虛胖規模,然後談

chyx741021 02/12 13:57到要削減就說這是硬需求改不得動不得

Brioni 02/12 13:58真要說對應台灣地形建軍的大概就空騎這個新玩意兒

ktworld 02/12 13:59雄壯威武的傳統人力編制,搭配不對稱奈米火力裝備

Brioni 02/12 13:59當年一邊砍步兵一邊買阿帕契想說陸軍高層醒了吧

Brioni 02/12 14:00結果還是老樣子

Brioni 02/12 14:01算了,等海馬斯跟M1到手看陸軍會不會用一用觀念改變

JOHN117 02/12 14:05強大的陸軍比強大的海軍便宜的多,無論我們怎麼造艦

JOHN117 02/12 14:05,也拼不過半個東海艦隊,倒不如把資源重新配置,更

JOHN117 02/12 14:05新陸軍的裝甲兵、炮兵、無人機。尤其考量陸軍跟國人

JOHN117 02/12 14:05距離更近,陸軍的裝備水準跟狀態,更影響國民對軍隊

JOHN117 02/12 14:05的信心與社會觀感,從這角度考慮,維持裝甲兵規模實

JOHN117 02/12 14:05在有其必要

Brioni 02/12 14:06往好處想,有阿帕契/眼鏡蛇、海馬斯跟M1,至少陸軍

Brioni 02/12 14:06有小部份達近代美械水準

Brioni 02/12 14:09規模跟素質取平衡才是,350輛M1跟1000輛上世紀古董

Brioni 02/12 14:09對民眾觀感哪個好?我會選前者

Brioni 02/12 14:10當然,考量外島守備需求,留個200輛老戰車放外島也

Brioni 02/12 14:10不錯

JOHN117 02/12 14:14如果是600輛M1又更好了

Brioni 02/12 14:18陸軍預算需求未來幾年只會大不會小,眼鏡蛇零件只採

Brioni 02/12 14:18購到2028,第一批42架到2032就要滿40歲

陸航是另外一個問題,我覺得如果打擊旅數量確定要下降,那麼陸航的數量需要增加 而且相較於眼鏡蛇,OH-58D的問題更大條

ktworld 02/12 14:19如果真的全面提升先進個裝,也積極對主戰裝備現代

ktworld 02/12 14:19化,那就該支持,但現在是一堆義務役還在用乞丐個

ktworld 02/12 14:19裝,近千輛的古董裝備,然後用預算不足來當作不作

ktworld 02/12 14:19為理由

Brioni 02/12 14:19若要再買60+架戰鬥直升機,以之前阿帕契採購價來看

Brioni 02/12 14:19,1200億跑不掉

julianscorpi02/12 14:50之前看板上超專業軍官不是說義務役不進守備旅在基地

julianscorpi02/12 14:50睡大覺嗎? XD 另外我國陸軍建軍一直都是好東西全部

julianscorpi02/12 14:51餵給幾個(非全部)打擊旅 其他填線的都是乞丐裝備XD

scotch 02/12 14:59現在採購價估個30億台幣多一些比較準確

Gdiaofuta 02/12 16:17替換23個聯兵營需要490輛M1,替換完成後地指部和防

Gdiaofuta 02/12 16:17衛部全換砲車就沒差

Gdiaofuta 02/12 16:18裝訓部教勤需求約12+2輛,所以M1真的買到撐死只需

Gdiaofuta 02/12 16:18要504輛

Gdiaofuta 02/12 16:20現在全國軍編制戰車數量924輛,扣除後備戰車群126

Gdiaofuta 02/12 16:20輛,常備含教勤總數798輛

Gdiaofuta 02/12 16:272019年以前的裝訓部教勤車編組是:

Gdiaofuta 02/12 16:27CM11(12+2)

Gdiaofuta 02/12 16:27M60A3(12+2)

Gdiaofuta 02/12 16:27M41D(4+2)

Gdiaofuta 02/12 16:27M41A3(4+2)

Gdiaofuta 02/12 16:282025以後裝訓部教勤營編組CM11和M60A3維持不動,M4

Gdiaofuta 02/12 16:281裁撤換M1A2(8+2)

感謝G大分享 我文中是把陸戰隊的戰車扣掉,所以大概有864輛。 我是有想過1991年的GAO報告中數據,相較於現代應該是有高估,經過美國陸軍多年的省 錢大作戰,現代的艾布蘭和巴頓的掩護成本應該是2.5倍左右。不過再加上國軍的勤儉持 家,大概還是3輛巴頓換1輛艾布蘭的比例 當然如果陸軍經費增加,那有可能會提升到2輛巴頓換1輛艾布蘭,只是部隊數量會降低, 不然保養維護人員會低到爆炸

chyx741021 02/12 17:00還在幻想台灣要養500+輛M1,陸軍經費要多兩三倍管

chyx741021 02/12 17:00他海空軍去死就對了?

jobli 02/12 17:01義務役不進基地在守備旅睡覺吧,國軍拒絕給義務役技

jobli 02/12 17:01能˙啊

Gdiaofuta 02/12 17:06海軍繼續搞區域防空艦比較容易逼死其他軍種吧?戰

Gdiaofuta 02/12 17:06時生存能力可疑還要佔大筆軍費

peterlee97 02/12 17:12海軍是真的很重要 但應該沒有人會有疑議的是海軍是

peterlee97 02/12 17:12真的開戰會被近乎全殲滅的軍種 海軍再怎麼撐也不可

peterlee97 02/12 17:12能可以撐贏匪共 那經費跟陸軍比肯定更可觀...

Gdiaofuta 02/12 17:182024年了還在投巨資弄水面艦隊根本搞笑,投潛艦沒

Gdiaofuta 02/12 17:18有問題,但是投大型艦艇水面艦隊圖的是個啥?全殲

Gdiaofuta 02/12 17:18東海艦隊拒止南海艦隊嗎?

我覺得海軍還是要維持一定數量的大型艦艇,維持海軍人員的操練能力。不然全砍了就真 的會變成李喜明的快樂島。

jason748 02/12 17:24叫海軍不要搞生存性低的防空艦,怎麼聽起來很像李

jason748 02/12 17:24喜明的論述

Gdiaofuta 02/12 17:27李喜明比較嚴重的地方是五十噸飛彈艇和反裝甲飛彈

Gdiaofuta 02/12 17:27游擊隊以及潛艦無用論

peterlee97 02/12 17:28我覺得可以有一定規模 存在艦隊理論 但真要有足夠規

peterlee97 02/12 17:28模跟匪共東海艦隊單挑... 這很像很不切實際

Gdiaofuta 02/12 17:28但是國軍不該繼續對拼大型水面艦隊也是現實

x86t 02/12 17:29500台M1大概就 66架F16 一個空軍聯隊的價錢

jason748 02/12 17:30是因為已經嚴重失衡乾脆放棄嗎

kira925 02/12 17:36該有的兩個艦隊規模還是要有 不然人家直接無視

kira925 02/12 17:37不是什麼大編制 但是還是要能湊出10-12編隊的兩隻

kira925 02/12 17:38不然單純被封鎖你毫無方法

kira925 02/12 17:39單挑是不切實際的 但要有個規模要他們出動就要規模

jason748 02/12 17:40同上,6500噸驅逐艦好歹也要有個4到8艘吧

Gdiaofuta 02/12 17:40先提醒一下國軍沒有“兩支艦隊”

Gdiaofuta 02/12 17:40六三兩棲艦隊2007年後裁了

rommel1 02/12 17:40四面環海,物資都外面進來,不搞海軍大型水面艦?

kira925 02/12 17:40最大輕巡程度人家隨便啃掉毫無意義

kira925 02/12 17:41人家講規模你在講編制 不愧編制專家

rommel1 02/12 17:42砍陸軍 擴大海軍規模才對

jason748 02/12 17:42樓上更是亂來

Gdiaofuta 02/12 17:43砍陸軍擴海軍規模,然後一旦登陸就防線破光光?

kira925 02/12 17:4410-12是有點打太快了 應該是8-10 總共約20-24規模

kira925 02/12 17:44船不是車 不是什麼吊引擎開kit馬上能修好的東西

Gdiaofuta 02/12 17:44現在連武直都說要精簡,是要地面放空然後海空決戰

Gdiaofuta 02/12 17:44後不論輸贏結束一切嗎

Brioni 02/12 17:47本島換M1就好,外島繼續用M60沒不可

Brioni 02/12 17:49鎮疆部隊也不太會遇到大規模行政下卸,考量場景留部

Brioni 02/12 17:49份老主戰可以省經費

kira925 02/12 17:50那就是最後剩餘價值榨乾 全備料集中到他們身上

kira925 02/12 17:52其實還是官的問題 閃電香腸尾大不掉了

rommel1 02/12 17:56預算有限 裝甲.水面艦.潛艦.後備部隊 選吧~~~

ja23072008 02/12 17:57區域防空艦目的是要幫本島擴大縱深,這點是水面艦專

ja23072008 02/12 17:57屬能力。然後陸軍的‘’規模‘’一直不是主要問題,

ja23072008 02/12 17:57如何編裝跟戰力才是問題。

ja23072008 02/12 17:58本國護航運補需求始終存在,所以海軍水面艦也少不了

ja23072008 02/12 17:58,這個需求無法委外,委外等於自殺,比戰甲車放空

ja23072008 02/12 17:58還慘。

Brioni 02/12 17:59認同規模不等於戰力,但考量地形破碎跟馳援效率,各

Brioni 02/12 17:59區還是要維持一定數量MBT

JOHN117 02/12 18:56維持海上交通線也得看是哪條線,往南走的船會進南海

JOHN117 02/12 18:56,航線注定會被切斷,海軍沒有足夠水面艦進南海對抗

JOHN117 02/12 18:56PLAN;至於往北的可以走向東北外海朝向西太平洋,這

JOHN117 02/12 18:56條線是美國從沖繩、關島對臺運補時會走的,國軍應該

JOHN117 02/12 18:56把有限的艦隊集中到蘇澳軍港,力圖維持東北外海的西

JOHN117 02/12 18:56太平洋航線,至於西南水域留給空軍、防空飛彈、岸置

JOHN117 02/12 18:56反艦飛彈跟潛艦就好,目標只在於截堵南海艦隊經巴士

JOHN117 02/12 18:56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威脅我後翼

※ 編輯: WaterFrog (223.138.100.169 臺灣), 02/12/2024 20:13:00

jamie81416 02/12 20:24我是覺得不要考慮M2了,雲豹正式量產比較實際

jamie81416 02/12 20:26M2的產量完全不足以支應台灣的需求

jamie81416 02/12 20:29要把老陸的MBT砍到剩1/3那是在做夢。這不是砍1/3

jamie81416 02/12 20:29而是砍到「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