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編制與野戰防空

看板Military標題Re: [討論] 編制與野戰防空作者
ryannieh
(Ryan是這麼幹的是根本沒3)
時間推噓 推:0 噓:0 →:0

先說結論:我認為聯兵營不需要建制的
專門防空單位;聯兵營對空中攻擊的防
禦應該首重Group 1/2的無人機和滯空彈
藥及超低空Group 3,而防禦手段應該首
重砲兵和車輛的空爆彈和主動防禦系統。

聯兵營不需要建制的專門防空單位的理
由講過很多次。主要的原因是臺灣太小
,各作戰區的防空網絡可以很輕易的將
各野戰單位全數覆蓋;同時碰上中國這
種具備大量飛機和導引彈藥的國家,將
刺針打散分配給各野戰單位的做法沒用
(原因就不再贅述,請自行爬文),反而
是浪費資源。

最好的做法其實應該是讓野戰防空在內
要地防空以外的專業防空單位全部集中
全部由空軍處理,同時應該大買劍二和
弓三等飛彈,至少要能充飽目前這兩種
飛彈的產能,同時考慮採用陸劍羚等可
以大量接戰的短程系統,這樣至少中短
期內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應對Group 3
以上無人機/飛彈和有人機的威脅,但有
幾個問題要另外處理:

1. 類似見證者或彩虹三之類廉價無人機
的攻擊:基本上不可能拿弓三/劍二/劍
羚去跟這些目標對耗,所幸臺灣已經有
基本的解決方案,就是捷羚系統。臺灣
應該再重新開發捷羚2.0的版本,目標是
一個自帶搜索雷達、可以發射空/陸天劍
1/2、陸劍羚、AIM9P/L/M/X的機動防空
系統。和很多人主張相反,我認為臺灣
不太需要新的快砲(頂多學德國搞拳師
30防砲車就夠了),一來緩不濟急,二
來等到搞好可以用時,雷射防空搞不好
也成熟了,反而AIM9系列全世界都有,
戰時供應比較容易,也只需要在現有捷
羚系統上再精進即可。而從這裡也可以
看出來為何要空軍統一管理:像這種「
下駟系統」需要跟別的系統搭配,否則
應付不了「上駟」的攻擊,不全部放到
空軍下根本不可行。

2. 要地防空系統被癱瘓、緊接著敵方空
降:為了應付這情況,以憲兵、特戰、
海陸…等等單位帶人攜式防空飛彈搭配
復仇者應該是夠的,如果復仇者的下一
代能換成像拳師防砲車那樣的設計當然
更好,不過其實也沒那麼必要(拳師防
砲車最有價值的其實是上面那個雷達,
反而武器可有可無)。當然一定會有人
叫不夠,說要有更多人攜式刺針在基層
部隊裡。但其實,這種顧慮,即使有道
理,也只要一個方法解決:復仇者連裡
增加一個支援排,負責必要時操作人攜
式刺針就可以了。因為人攜式刺針和復
仇者的刺針上的互通的(復仇者是直接
把人攜式刺針的發射管裝到復仇者的發
射箱裡,所以刺針飛彈從復仇者上拆下
來裝上人攜式的瞄具就是人攜式刺針)
,所以這樣子後勤上反而方便很多。

3. Group 1/2及超低空Group 3無人機的
進襲:
基本上短期之內沒有非常好的解決方法
(所以野戰部隊才要集中力量努力想好怎
麼應付),一個可能的方法是現階段先最
大可能性的利用空軍的35快砲:買更多
AHEAD彈、改成自走式或半自走式以提
升生存率,或者想辦法和NASAMS或陸
劍二構連以便能相互搭配,長期而言則
必須考慮雷射或其他方式的可行性。

那好了,說了半天,聯兵營要怎麼辦?
前面說了,對聯兵營最大的問題其實是
Group 1/2及超低空Group 3無人機,
而聯兵營要應付它們首先先要有預警,
所以最好是火力連裡能有C-RAM用的
防空雷達。前期可以先用中科院的固定
式無人機防禦系統的雷達來改,後期應
該還是要朝類似拳師防砲車那樣RPS44
以上等級雷達搭配30鏈砲來滿足要求。

更進一步講,火力連應該要分拆(應該說
還原才對)為火力連和裝騎連,反甲、監偵
、機動火力等等相關單位移去裝騎,火力連
則改編:

155自走砲排(4砲-M109A5+以上)
雷達及電戰排
彈藥排
無人機及滯空彈藥排(近程戰術無人機和
彈簧刀600)

為什麼155砲要編在聯兵營裡,還有為何
需要搭配PGK、新自走砲等等以前講了很
多,這裡先跳過。這裡要講一點:反無人
機最可行的方法就是幹掉對方的操作員和
發射器,反反無人機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直
幹掉對方防空系統,所以編制155砲的意
義之一也在此:迫砲做不到上面講的兩件
事。

(附帶一提,其實火力連和戰鬥支援連應分
家變成火力、裝騎、營部、支援四連,這
其實以前也有帶過,這裡就不再贅述)

至於有了預警,其實帶空爆彈的30mm砲
應該能很輕易地擊落這些小型無人機,就
算來不及接戰,如果配備APS,至少能有
機會擋下幾次襲擊。事實上,對於基層部
對而言,APS比防空武器重要,因為最壞
的戰況下,防空武器難以形成優勢,反而
野戰部隊需要躲、跑、偽裝,搭配APS讓
對方抓不到才有活命的機會。而有APS實
際上也有助防空,因為APS的雷達是可以
帶火砲搜索和射控的,進而靠APS和30
mm砲打運輸機和直升機都變得有可能。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3.40.10.105 (日本)
PTT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