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yannieh 過去發表過的文章
17
Re: [新聞] 共軍海警船進化! 綠委挾預算逼海巡升這句話是錯的,臺灣當然有能力做30mm砲 : 於是國船武裝國造的政策下就搞了個DIY比較簡單的火箭彈 : (火炮的設計牽涉到鋼鐵工業跟火砲射擊場等問題毛很多 : 而且外國廠商已經有上百年經驗 難競爭 : 日本也是直接花大錢進口或買授權生產)X
Re: [新聞] 朱明:陸戰隊66旅編制大調整其實裁M109A2和M60A3也沒有那麼不可 理解,因為它們對於陸戰隊的現況而言真的 沒那麼有用。 M109A2: 本身收放列速度太慢,已經不利反 舟波了,陸戰隊被拿去當總預備隊之後就更5
Re: [情報] 川普的「星戰 2.0」幻夢簡單地講,這不光只是「美國國家飛彈防禦計 畫」,更是「全球制空計畫」。所以說什麼敵方 花一些錢就可以抵銷,這說法是不對的。 為什麼說它是全球制空計畫?因為如果可以從 太空攔截各種飛彈,那這系統的運作範圍會局7
Re: [新聞] 國軍檞樹飛彈是否供美轉用尚存討論空間在雷射和微波武器成熟前,臺灣需要極大量 的飛彈應付各類無人機。而臺灣愛國者、弓 二/三、陸劍二加起來備彈數可能還不到 2000枚的情況下,中國完全有可能利用大量 的滯空彈藥和察打一體無人機從20000英尺22
Re: [情報] 中國突然建造適合登陸台灣的專用駁船先說結論:這東西未必能增加多少可供登陸 的灘頭;它主要的目的是在先頭部隊已鞏固 灘頭堡,但臺灣採取固封毀港作為的情況下 ,提供可用的碼頭。所以臺灣應該考慮改進 固封毀港作業以應對這種戰術。15
Re: [新聞] 中科院魔羯無人機頻傳慘案 解密海軍如何無知真可憐… 基本上呢,這個級別的無人機,為了能傳遞 影像訊號,同時又要能抗干擾和保密,大多 會用UHF頻的數位無線電,而這個頻率呢… 不好意思,還真的就是很容易一擋就沒訊號。1
Re: [新聞] 中科院白忙一場!2.75吋導引火箭反制無要我我也不要這東西。 首先彈頭太小。韓國海軍實際上是用更大的 130mm導引火箭。70mm火箭打兩棲甲車還 行,打船威力太小了。 其次是是導引機制。海軍還好,可是陸軍根21
Re: [情報] 中國成飛新戰機亮相先講結論:與其說成飛的新戰機是「六代機」 ,不如說這是中國更接近美國五代機標準的 「真五代機」比較正確。而對臺灣而言,最大 的意義(或說問題)是中國開始消除其五代機 在匿蹤上的缺陷,要靠紅外線訊號搜索其新1
Re: [情報] 烏克蘭光纖FPV已投入實戰並開始量產不是我要說嘴,當初我估電動版、無夜視能力 差不多2000-3000鎂一發,最後烏克蘭的造價 是1676鎂。考慮到規格標準(我彈頭要軍規、 整體要能長期保存),算是差不多的。8
Re: [情報] 中國訂購了近百萬架自殺無人機初步推斷,中國買的無人機應該是CH-901。 好消息是,這些無人機應該沒什麼AI自主目 標辨識能力。事實上,這些無人機雖然號稱 可以滯空2小時,但因為依賴無線電控制, 作戰半徑只有15公里。這也表示它們很可能4
Re: [提問] 對岸用無人機攻擊坦克可能嗎?這個問題太發散。小型無人機的定義是什麼? 遊蕩彈藥算小型無人機嗎?反戰車飛彈算小型 無人機嗎?Group 3等級的無人機算小型無人 機嗎?還是Group 2以下才算?或是Group 1 才算?3
Re: [新聞] 大買40門最新版聖騎士自走砲 台升級火砲買A6還A7,和升級A2/5基本上是兩回事。 為什麼呢?因為A6和現有占大多數的A2,在 硬體上(砲、引擎、懸吊、砲架…)全部不一樣 (A5和A6就相近得多)。不管買A6或A7,升級 A2勢必全部零部件要換,成本上差異不明顯。X
Re: [提問] 台灣真的需要主戰坦克嗎?光是根據對方的可能策略逐項分析,最後綜合 判斷決定己方策略這點,就比板上不知道多少 人強多少,先給你個讚。 不過,其實你各項的判斷有問題。 : 假設一,台灣完全沒主戰,沒有 M1 也沒有 M60/CM11/CM12,只有雲豹 獵豹1055
Re: [新聞] A7自走砲因遠距打擊順延 陸軍啟動建案納老實說,我個人比較支持用雲豹2的底盤搭配 M109A7砲塔的組合,而不是直接買M109A7 。畢竟輪車比較好養。但是以M109A7這重量 的履帶車的後勤需求而言,並不像M1A2那樣 的銷金獸那麼誇張,所以改成直接買M109A7X
Re: [情報] 中共海軍可能在演練封鎖台灣不,剛好相反,封鎖反而是最可能發生的情況 很多人都覺得大規模登陸戰最可能發生,但實 際上站在中國的立場,大規模登陸戰等於是梭 哈,失敗了要賠一屁股不談(不是光賠上登陸 艦隊而已,為了掩護登陸部隊,海空軍和飛彈15
Re: [新聞] 地表最強戰車來了.M1A2T全解析前面有人說「 MBT這麼沒用就不會一堆國家 在搞次世代MBT了」,問題所謂「次世代MBT 」到底是什麼? 看一下俄國的T14好了。T14是個比M1大得多 ,最大戰鬥重量卻據稱只有54噸的車。實際上27
Re: [新聞] 地表最強戰車來了.M1A2T全解析先不講戰時的後勤壓力,平時的後勤壓力會 增加多少?這可能很多人沒有概念。 一輛M1A2一年大約要40-50萬鎂的維持費 用。假設臺灣很神奇地用各種客家方式壓到 一年700萬臺幣好了,108輛一年就要七億5
Re: [新聞] 無人機可威脅M1A2T? 破「戰車無用」迷思其實要反駁郭的說法,只要看三點就好: 1. 俄國戰車如果不是靠一直挖墳補充,早就 損失殆盡。所以不是什麼戰車有沒有蕩然無 存的問題,而是早就全滅之後又翻了不只一 次;4
Re: [新聞] 國軍首款裝置鐵籠的戰車曝光直接先講結論:在臺灣柵欄裝甲雖然說不是 完全沒用,但是註定只能局部使用;而陸軍 不瞭解柵欄裝甲原理又想要在環境限制下硬 去做,當然是搞個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東西。 臺灣真的要搞應該還是以APS和反應裝甲為X
Re: [新聞] 紅隼火箭彈引爆中科院、陸軍衝突 17年4笑死,這個來源根本就有問題,可能半真半假 的爆料,其實是在打你們臉不是在打我臉,你 都沒發現嗎? 1. 如果中科院真的是因為步訓部的一紙公文, 就用自有「營運資金」投入研發,沒有需求規格2
Re: [新聞] 海巡擬成立航空分署N年68億要搞那個規模的航空兵力,基本上就 不可能啊… 有人航空的部分全部去掉,無人機還有機會… 考慮到預算,海巡只可能跟別部會單位去合作 分攤有人機的購置和操作等相關成本,比方説19
Re: [討論] 劍二整合到長程雷達 VS 弓三艦載化難度雷達不會直接跟飛彈整合,所以這是假議題。 弓三艦載化更是假議題,因為肯定早就測試過 了。說沒有高雄艦就沒辦法測試也不盡然正確 ,因為輕巡就有華陽VLS,絕對也裝得下弓三 ,「作戰」不夠用,但「測試」是夠的(我知道X
[討論] XM919XM919,其實就是AT-4CS TW(TW表示串列 彈頭),預計2029年服役。性能諸元如下: 重量8.9kg,最大有效射程200m,可室內 發射,具串列彈頭,可切換高爆和穿甲模式 ,配備內紅點光瞄。4
Re: [新聞] 中科院:針對質疑紅隼穿甲數據造假新聞稿其實這件事情上我必須承認我犯了個錯: 紅隼重複裝填的設計可能導致重量增加,但是 經過計算,其實可能也加不多。紅隼火箭以外 重量約3.4kg,如果用AT4等比例縮小,大約 也要3.1kg (AT4的筒重5kg),考慮到瞄準鏡的1
Re: [新聞] 針對媒體報導質疑紅隼火箭彈穿甲效能數怎麼會沒有定義? (missile) 一定要出筒後才主發動機點火才叫軟發射 沒有導引根本不可能這樣出去後還打得到目標 : : : 2、紅隼二型火箭彈未來在光學瞄準鏡彈道刻劃板內優化納入預測估算打擊目標之速度X
Re: [新聞] 針對媒體報導質疑紅隼火箭彈穿甲效能數純粹評論新聞稿本身,不要來亂 ※ 引述《jobli (募兵制=基層官兵消消樂)》之銘言: : 針對媒體報導質疑紅隼火箭彈穿甲效能數據造假等內容,澄明新聞稿 :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新聞稿 : 時間:113.11.2861
Re: [新聞] 紅隼二型火箭彈將問世!梁繼仁主導研發我釐清一下這個問題… 所謂共用是是兩種情況,一種是加工機具共用 ,例如火箭外殼等;另一種是零組件共用。如 過統一到70mm,這兩者,特別是後者會比較 容易。2X
Re: [新聞] 紅隼二型火箭彈將問世!梁繼仁主導研發剛剛閒來沒事查了一下… AT4重6.8kg ,彈重1.8kg,等於發射器5kg 紅隼重5.1kg,彈重1.7kg,等於發射器3.4kg 所以這樣看起來,紅隼的發射器有特別重嗎? 其實可能也沒有,就算改成不能重裝填可能7
Re: [新聞] 紅隼二型火箭彈將問世!梁繼仁主導研發直接先說結論: 1. 紅隼最大的問題是當初的規格,而制定規格 的陸軍難辭其咎; 2.和很多人想的相反,紅隼真正該改的不是穿 深,甚至也不是重量,而是室內發射能力、多1
Re: [新聞] 紅隼二型火箭彈將問世!梁繼仁主導研發所以到底是刻度劃錯還是照抄APILAS? 照抄APILAS的話,不可能200公尺打得中的 。原因很簡單(看下面) 這是M72瞄具上的刻度。假設紅隼和M72相22
Re: [新聞] 售台F-35戰機 美:最快得等10年其實「要排隊」這個說法還蠻詭異的。 一來都是臺灣軍武圈在傳,外媒從來也沒 報導過這種說法?! 二來,按照最近幾年其它國家買F35的經驗 看,從DSCA通告日到預計服役日,也都不X
[討論] M72和紅隼穿甲力考據其實M72的數據我好幾年前就研究過,因為 很有趣也很讓人頭痛:明明就同樣的武器, 甚至也是同樣的子型,為何不同資料來源數 據差那麼多? 後來研究的過程中我就發現了,要比的時候1X
Re: [新聞] 紅隼火箭彈穿甲能力不足等內容澄明新聞稿紅隼有很多問題,但也沒那麼不堪。 基本的問題是重量,而重量又是當初為了 訓練而產生的重裝填要求而導致的問題: 為了訓練彈可以重裝填,且實彈要保持跟 訓練彈一樣都手感,所以實彈變成跟訓練X
Re: [新聞] 紅隼火箭彈無法擊發原因找到了 中科院初其實這些數字本身就有探討的空間。 一般說M72A2射程200公尺到底指的是什麼 ?英文維基上是這樣講的: Maximum effective ranges Stationary target: 200 m (220 yd)10
Re: [討論] 台灣可考慮向川普政府提議購買的載台清單美國會賣什麼武器給臺灣跟那一級沒有關係 ,跟兩岸軍力平衡有關係。美國一直都怕臺灣 情勢升高時發動先制攻擊孤注一擲。 不賣F35主要問題也是在此。事實上和很多人 想像的相反,臺灣真的跟中國打起來,美國必24
[討論] K3: 全球首個氫燃料電池動力戰車韓國公開了更多下一代K3主戰車的細節… 130mm主砲、APS 等等都是以前就被 預想的設計,除了一樣:K3將採用氫燃料 電池,完全取代柴油機等熱機!4
Re: [新聞] NASAMS主要將強化首都防衛圈防空戰力先說結論:NASAMS這種買法,大概是為了 大臺北防禦戰用的,至於機場,如果以後出 現某個弓三衍生的防空系統替代天兵,不要 太意外。NASAMS放機場太浪費(太貴),弓 三沒辦法做NASAMS可以做的某些事。5
[討論] 對空用的遊蕩彈藥其實現在反無人機成為顯學,所以很多新創 和老牌國防產業公司都在搞反無人機用的無 人機,這裡只篩選出比較有名或跟臺灣比較 有關的: 1. 雷神的Coyote Block 29
[討論] 日本的CCA和ARMDC-20X資料來源請見: 基本上就是兩種CCA和一種被稱為 ARMDC-20X的單次用無人機。 兩種CCA的概念很容易理解:一種是戰鬥用6
Re: [討論] 長期維持ADF國造戰機的必要性很多人其實搞錯很多問題。 國造戰機從來都不是造不造得出來的問題, 而是造出來長什麼樣子。 或者,更進一步講,造出像最終版KF21戰機 也不會是太大問題(除非美方鐵了心要臺灣往13
Re: [分享] 空軍後備警衛營編裝整理及戰術運用研究其實這也沒什麼好意外的。當年買的那一票 AHEAD彈,現在也差不多要過期了;雷達等 等各項裝備要用就要繼續砸錢,值得嗎?都 老裝備,沒辦法適應現代戰場了。 而且報載和邱國正公開證實都確定美方出售14
Re: [新聞] 朱明:下一代先進戰機不再自研改外購這個我很早以前就說啦!先開發無人機才是 對的: Re: [情報] F-16V交貨延遲? 為什麼? 台灣該 自行研發57
Re: [分享] 柯伯吉:台灣每年應至少拿出GDP 5%的軍事預算其實問題不在拿GDP的多少當國防預算,而 是長期而言歷年國防預算累積總額要怎麼最 大化的問題。 假設一口氣將長期國防預算佔GDP的比重調 高2%會發生什麼事?7
Re: [討論] 前戰院副院長建議國軍裁到15萬要了解問題前,先確認一些事實: 1. 一年兵役的主要推手是誰? 是軍方覺得戰力不足所以要推動一年兵役嗎 嗎?當然不是,不然很難解釋軍方之後近乎 擺爛的做法。是民進黨政府嗎?也不太合理6
Re: [討論] 巴頓系戰車升級的問題有一種說法是戰車改裝應該要以火力為優先。 如果今天是戰車對戰車做「男子漢的對決」,那 這說法或許是對的。但是現在以烏克蘭的例子 來看,戰車對戰少之又少,戰車也被迫化整為 零小規模出擊,火力優先嗎?生存性優先才是28
[討論] 巴頓系戰車升級的問題先說結論:M60A3/CM11升級應該只限於 不花大錢條件下,以維持操作能力為目標 升級就好。性能提升可能的項目例如 M60A3加裝反應裝甲和鐵窗裝甲、升級引 擎至950匹馬力及升級變速箱、砲塔傳動10
Re: [分享] 胡振東反駁聯合報的樂山雷達報導其實我剛看到這篇的時候,還真的是看得 霧煞煞:寰網系統不是早就把各預警雷達 和防空飛彈整合在一起了嗎?後來仔細ㄧ 查才發現,原來樂山雷達還真的沒有…4
Re: [新聞] 受美MTCR協議限制 弓3增程2型地對地喊停對照一下今天這篇… 「軍方以「強弓計畫」為代稱進行增程型天弓 三型飛彈,去年即已成功通過初期作戰測評 ,並且進行小批量生產,並以「天弓四型」8
Re: [新聞] 海劍羚本月將進行關鍵實彈射擊海劍羚之類的飛彈(其他還包含RAM、IRIS-T 、MICA VL、CAMM、陸射AIM9X等等)基本 上就是拿來取代方陣快砲用的,所以就算比 較貴也有需要,何況未必比較貴。 要理解這個問題,可以從很多方面看,這裡1
Re: [提問] 為什麼美國沒有機動陸基彈道飛彈載台?本來要發展啊!結果就是MGM-134侏儒飛彈 後來沒發展也很簡單:冷戰結束了,這種當 第一擊便宜不過固定發射井飛彈、當第二擊 安全不過SSBN、使用彈性也沒轟炸機好的X
Re: [新聞] 菲律賓陸軍擬採購以「鐵刺」精準導引迫砲你要不要先跟Jobli吵一架?一個說步兵旅 叫不到支援,另一個說可以,你們先統一 一下意見再來。 而且,重點是:你講的那些砲來支援,改 變不了步兵營迫砲會被無人機獵殺的問題X
Re: [新聞] 菲律賓陸軍擬採購以「鐵刺」精準導引迫砲老實說,你寫的很混亂,我只能根據我的 翻譯來回答… ※ 引述《scotch (DeathKnight)》之銘言: : 比起大幅加人力增加砲,不如先去增加電戰,讓敵方不好遙控,接下來戰場所有的車輛都 : 是誘餌了。X
Re: [新聞] 菲律賓陸軍擬採購以「鐵刺」精準導引迫砲這裡有一點沒有講清楚:這裡講鐵騎迫砲車 是給聯兵營機步連和步兵營火力連(待編), 每連配備一個排四輛車;步兵營火力連另外 再配備一個地裝120砲排,每排6個砲組, 每個砲組3門砲。步兵營步兵連60迫砲升X
Re: [討論] 火砲(重迫砲)射擊概念嘛…其實我從一開始就講的很清楚啦! 作戰企圖是什麼?目的並不是打到單個目標 擊毀,目的是集群目標條件下打到最多目標 。所以我一開始就講了:一般高爆彈搭配空 炸引信,彈幕可以達到個別目標20-30%的X
Re: [討論] 火砲(重迫砲)射擊概念所以你還是鬼打牆… 誤差當然會存在。事實上誤差怎麼樣都存在 ,範圍大小而已。所以砲兵作業本來就要預 估誤差,預估誤差越大,預期的命中率就越 低,需要更多彈藥來補償低命中率。X
Re: [討論] 火砲(重迫砲)射擊概念其實嘛…Jobli一直在吵的是他堅持一定要當 場試射之後才能效力射,問題是實際上是這 樣嗎? 這裡我們在討論的是反登陸條件下的陣地戰 ,所以請先不要亂入不相關的情況。什麼打X
Re: [討論] 火砲(重迫砲)射擊概念其實你一直都在鬼打牆… 你說要先打再修正,那請問修正量的範圍 可以預估吧?+-50?+-100?合理吧?總 不會沒事出現一個+500的數字出來吧? 好,如果以上是合理的,那為什麼一定要1
Re: [提問] 台灣有能力研發和生產MANPADS和ATGM嗎MANPADS不太可能會搞,原因是有需要直 接用買的就好,臺灣主要是依賴中長程防的 情況下,MANPADS需求不高,畢竟對臺灣 威脅最大的幾類空中目標: 1. 導引炸彈:打不到1X
Re: [新聞] 菲律賓陸軍擬採購以「鐵刺」精準導引迫砲你整個理解都有問題啊 我不是說是彈幕嗎?我有沒有說?有,所以 你怎麼會覺得是打一個方格再慢慢修正? 當然是很多門砲一起打很多方格串起來的區 域啊!X
雲豹2車族從D2原型車可以看得出未來會有一個雲豹 2車族,底盤2.7公尺寬、配備600匹馬力 引擎,首型車款應該會是輪型戰車,其他車 寬未定,據稱迫砲車會是下一個(這個決策 其實有點問題,後面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