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 引述《helldog (媽寶地狗)》之銘言:
: 同樣是軍事強權,大明可算是當時列強中的第一梯
: 隊,爲什麼同為第一梯隊,大明差別人這樣多?
當時的列強?
哪裡的列強?
明朝、後金、蒙古(哪一部)、朝鮮、日本、古格王朝(西藏)、
安南的大越、東吁王朝(緬甸)、暹羅、莫斯科大公國?
--
以國力論,荷蘭、法國、西班牙、土雞、神羅、大明
算不算是同梯隊
的列強?
請問上述那些霸明以外的歐洲和西亞的列強,在本討論串的崇禎末年大凌河戰役 的年代,把本國的精兵強將投射到大明的領土攻打大明的能力有多強? 他們投射的兵力之續戰力有多久? 如果不能投射足夠的數量和續戰力以威脅大明的兵力,請問把把大明的軍隊戰力 和這些所謂列強的軍隊戰力比對的意義在哪裡? 比對同時代後金和大明乃至於大明鄰國如朝鮮和蒙古諸部等的兵力與戰力有其實 質意義,畢竟那涉及那些國家彼此攻防的成敗概率。 這個以外,比對彼此「遠在天邊」的諸國兵力和戰力,除了好玩以外,有甚麼實 質意義?
※ 編輯: saltlake (114.24.75.152 臺灣), 04/27/2023 17:46:29你怎不舉例大明打到ㄧㄡ洲?你也是好笑。
上面解釋過了,本人的觀點就是: 比較兩支現實上幾乎不可能對戰的軍隊的戰力 毫無實際意義。 一定要把這樣的軍隊做比較,是地獄狗你自己的主張。既然是你的主張,當然等 你來解釋你這種主張的意義除了很好玩以外的其他意義。
※ 編輯: saltlake (114.24.75.152 臺灣), 04/27/2023 21:06:31有的人是被敵人尊敬與禮遇,比如孫承宗;有的人是投降後
敵人也不屑他,被說「待以不殺足矣,勿宜復任使」,就是
在說祖大壽。
所以? 上面那段和你所謂的「具有守城韌性的軍隊何干」? 另外,孫承宗的最後守城戰果如下述維基百科所述: 崇禎十一年(1638年),清兵第四次入長城,犯保定,攻高陽。孫承宗年已75歲, 率領全家子孫拒守,高陽城牆低矮,城破,一家四十餘口皆壯烈戰死。孫承宗被俘, 望闕叩頭,投繯而死。明思宗聞訊,追復其故官,給予祭葬。南明弘光帝時, 予諡文忠。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予專諡忠定。 所以你主張只要守將沒有把一家幾十口都帶來守城到戰死為止,而且被俘虜之後 自殺殉國,都不算有韌性? 但是那只是守將,守軍呢? 也通通要比照辦理? 只要守城將士不是全體都把家眷 都帶來守城,而且沒等家眷都戰死,且被俘虜後自殺,總之就是要求,只要守城 戰士沒有把家眷都帶來守城,而且在包括自己的一家都死光之前就投降,都算是 欠缺守城韌性? 另外,孫承宗的最後一戰沒聽說守軍吃城內百姓,這與你之前主張守城軍隊只 要城內還有百姓能吃就不能說欠缺糧食而投降牴觸。 還有麻煩你釐清一下,守城將士的家屬被當軍糧吃掉算不算戰死?
※ 編輯: saltlake (114.24.75.152 臺灣), 04/27/2023 23:04:50祖大壽就是個扭捏人,逃、守、降、不降在那邊猶猶豫豫;
要嘛,就像三順王他們一樣,爽快投靠;要嘛,就像吳襄一
樣,率先逃跑;要嘛就學孫承宗,力戰被俘就死;就算你被
圍城,至少也要被圍的有價值,比如包拉斯至少拖住了120萬
蘇軍,掩護了AB集團軍的撤退;但你祖大壽的被圍毫無價值
,明軍為了救你,還搭上了4萬人;難道你是明軍裡的義大利
?
本文論點與祖大壽無關。 本文焦點在於,比較同時代的大明和歐洲軍隊的戰力,意義何在? 這些軍隊就當時的運輸條件,幾乎不可能彼此交戰。
※ 編輯: saltlake (114.24.75.152 臺灣), 04/28/2023 09:05:23祖大壽本人或許價值沒那麼高,但被圍的"地方"價值高呀
不然明朝也不會那麼笨,搭進去那麼多人
問題就在祖大壽的行爲,並沒有讓明軍得到啥戰略、
戰術上的好處。
上面那段已經提醒過了,這篇的焦點與祖大壽無關。
※ 編輯: saltlake (114.24.75.152 臺灣), 04/28/2023 17:52:27警告helldog請注意板規2,請勿濫發破碎文與空想文
11
首Po最近看了點資料,比較了1631年的大凌河圍城戰、1639年的松山圍城戰、1601年的奧斯坦 德圍城戰、1673年的馬斯垂克圍城戰,我得到了某些心得與不同: 相比於歐洲的圍城攻防戰,後金作為攻城方,在火力上是不足的;比如松山圍城戰裡 ,烏真哈超用百餘門大小火炮轟了一天,認為對方已經「城垛盡壞」,工事已經失去作用 ,決定肉身攻城。2月26日開始從四個方向對松山城發動進攻,結果火力點沒清乾淨,被11
.... : 在大凌河,皇太極手上有30幾門紅夷火炮,他不想攻城,只想挖四道15公里長的壕溝,把 : 祖大壽團團圍住,如果范邦在皇太極陣營,會大呼可惜,空有8萬人,為何不攻城呢。 : 大凌河圍城戰,祖大壽手上有13000多人,全是精兵良將;「明人善射精兵盡在此城,他處 : 無更也」、「此城內精兵猶鎗之更鋒,鋒挫柄存,亦復何濟」這些話,都是形容大凌河裡7
在helldog你發起的這串討論中,你有很明顯的框架問題。例如清軍在攻城戰 投入的火砲多寡,史實中,明清雙方在遼西運用西洋大砲的時間原本就比較晚。 明軍於1626年的寧遠之戰,將原先放在城外當作吉祥物的西洋大砲,臨機應變 拉到城樓上防禦,擊毀清軍盾車,西洋大砲自此才登上了明清雙方交戰的戰場。 清軍也很快加以仿傚,於1631年的大凌河之戰,首度運用西洋大砲進攻明軍。4
因為吐槽點多到感覺是獨立的風格, 我是當作一種文學手法。 不過既然你很認真的爭辯, 我也認真回一個好了。 : 最近看了點資料,比較了1631年的大凌河圍城戰、1639年的松山圍城戰、1601年的奧斯坦3
helldog你的空泛討論還是出現一樣的問題,因為你看的資料問題很多。 你提到的明朝史料是二次引用自《明清戰爭史略》,這本書是1986年出版的, 距今超過三十年了,依據近年來新增的參考資料,該書的敘述論點問題很多, 需要重新更正。而且較早期的著作經常出現不當引用的問題,你正好提供了 一個例子。1
許多明朝城池有外圍工事,不代表大凌河城也有;直到8月初,大凌河的主體才勉強完工 ,根本沒機會做外圍;當皇太極從8月開始圍城挖壕溝時,期間無任何戰鬥行為,也沒無須 拔除明軍城外據點,所以你不能用「明朝城池外有外圍工事」這樣的"通論來"討論大凌河 城的防禦。 大凌河城外有許多臺堡,比如我跟版主題到的于子章臺,但那是類似支城的存在,並不是3
[圖]清軍從八月七日到八月十三日對大凌河的多次戰鬥。 出處:《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三)。 「見七十騎出城,追擊我採薪人,汗命擺牙喇兵下追,生擒明都司一員」
15
[問題] 外國認為明朝是15世紀地球上最強大國家?外國歷史電玩說 明朝是15世紀的地球上最強大國家? The Great Ming Empire owes its origins to the collapse of the Flag of Yuan Yuan dynasty from Flag of Mongolia Mongolia and the period of rebellion and strife that struck China in the mid-14th century. From this age of chaos, the9
Re: [問題] 小國被打是不是只能投降如果周遭還有其他大國 通常會使用外交折衝 如果周遭沒大國 但是有地利優勢或是本身價值不高 通常會死扛 對方受不了也不會勉強打下去 第一個例子就是泰國透過英國去制衡法國 久一點的例子就是石國拉阿拔斯王朝對抗唐朝 第二個就是安南和朝鮮8
Re: [問題] 鄭芝龍不用大規模火船就打不贏荷蘭艦隊?對! 中國在明朝的時候雖然稍有落後但還是能與歐洲列強一戰! 而且明朝也樂於學習,看到歐洲列強的新技術、新科技表現出強大的求知慾! 反觀滿清,固步自封、傲慢無知、夜郎自大,對於歐洲列強的科學技術不加理會,甚至加以打壓國內的學風,大搞文字獄! 滿清搞到最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讓中國喪失了一直以來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7
[閒聊] 世紀2什麼時候會補完其他文明戰役啊?如題 世紀2的長篇戰役有很多,不過有些文明卻沒有長篇戰役 大部分都是最初資料片的文明 維京、波斯、土耳其、中國、日本、馬雅、朝鮮、馬札爾、立陶宛 波斯可以用薩珊王朝當背景4
[問卦] 為何泰國超強der擋住蒙古列強日本?蒙古當年勢如破竹,連歐洲都有部分被打下,印度也被打下,統治數百年之久,泰姬瑪哈 陵就是蒙兀兒帝國君主建的。 但是泰國不但擋住蒙古,當西方列強慢慢吞下鄰居,泰國王朝也能自省,開始西化,終於 爭得緩衝國地位,保持國土主權。 就連二戰,當日本在南洋勢如破竹,泰國也挺住。為何泰國這麼強?其他國家怎麼借鏡?1
[問卦] 如果課綱把蒙古帝國全刪掉算是去中國化嗎大家晚安 大家好 是這樣的 國內有一群人 很喜歡批評現在的課綱去中國化3
[討論] 朝廷存亡在即,派系還在內鬥,是不是毀萬曆32年,顧憲成被罷官下鄉,開設東林書院 之後定期講學,朝廷逐漸逐漸形成東林黨 但萬曆年間,除了有萬曆三大征, 其中就內含知名的出兵朝鮮對抗日本豐臣秀吉出兵 而在三大征之後,萬曆47年更有對抗後金的薩爾滸之役2
Re: [閒聊] 明軍怎麼那麼弱啊?想起一個人了,劉愛塔(他在明朝這邊的名字叫做劉興祚,在後金的名字叫做劉愛塔) ,他在明朝和後金兩邊不斷來回橫跳。袁崇煥能殺掉毛文龍,時任毛文龍部下的劉愛塔 投靠袁崇煥是關鍵因素。 在明朝的時候,他被調去參加遵永之戰(就是明朝收復被後金占據的遵化等沿邊四城) ,但不敢去和後金兵交戰,就去欺負魚腩,去打喀喇沁蒙古,砍喀喇沁蒙古的人頭來立- 明朝長年在東北跟後金作戰 結果竟然是被農民軍李自成率先攻破北京 崇禎皇帝自縊煤山 國民黨當年也是在對抗世界列強之一的日本 給了共產黨壯大的機會
- 主要當時後金財政也不好受啊 ,同時尻打明朝、蒙古跟韓國,所以皇太極派阿敏尻到韓 國願意進貢就好,不然武力征服太花錢惹 然後韓國人因為明朝大哥曾派兵支援韓國抵禦倭寇,所以還是念念不忘大哥 然後就又被揍了一次,然後人民被抓去當奴隸剩至有些還被賣到蒙古 然後朝鮮就乖乖當提款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