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討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看板Warfare標題Re: [討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作者
carsen
(carsen)
時間推噓 3 推:3 噓:0 →:22

: → helldog: 火炮的部分是我的錯,但我看來看去,看不到你文中所說的
: → helldog: 清軍以火砲、火箭攻擊城內;後金基本上是圍而不打,祖大
: → helldog: 壽也就小規模突圍了5次;圍城的後金軍也不是你所說的3萬
: → helldog: 人。我當然知道祖大壽在築城時就已經缺糧,糧食只有1萬石
: → helldog: 左右,馬匹也奇缺無比;但後金傾全國之力來攻,祖大壽毫
: → helldog: 無情報收集、無警戒,任由大稜河周邊的墩台被拔除;比如
: → helldog: 皇太極拔掉于子章台,從裡面搶到的糧,足夠食用一個月,
: → helldog: 這不是祖大壽的失誤嗎?就算無法把糧運回,至少也要燒了,
: → helldog: 沒有那些糧資敵,後金搞不好會比祖大壽更有糧草的問題。
: → helldog: 《明兵部呈為王道直報大凌河城之役明軍損失情形本》裡不
: → helldog: 是也說,城中還有夫役商贾約一萬多人,這些人不是兵,不
: → helldog: 恰好能當"糧"嗎?殺民當糧,明軍老傳統了,從爭天下的淮右
: → helldog: 軍時代,朱八八就這樣做了,所以我說的"缺糧"一直是諷刺


helldog你的空泛討論還是出現一樣的問題,因為你看的資料問題很多。

你提到的明朝史料是二次引用自《明清戰爭史略》,這本書是1986年出版的,
距今超過三十年了,依據近年來新增的參考資料,該書的敘述論點問題很多,
需要重新更正。而且較早期的著作經常出現不當引用的問題,你正好提供了
一個例子。

《明兵部呈為王道直報大凌河城之役明軍損失情形本》我在前篇已有貼出來,
這則史料並沒有提到大凌河城中有「夫役商人約一萬多人」。

[圖]左方為helldog你引用的《明清戰爭史略》,註明是出自右方的史料,
   內文並不符合。
https://i.imgur.com/6UZcz2O.png

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不過這則明方史料卻提到了「炊骨析骸」、「班夫七千餘……肢骸盡供殂醢」,
也就是大凌河城投降時,已經把班兵的骨頭當作柴火、屍體當作糧食吃掉了。

對照清方史料來看,可以看到大凌河的明軍於八月底即缺糧,糧食供給士卒,
工役開始餓死。九月時,有大量工役餓死。到了十月,工役、商賈都餓死了,
剩餘的官兵不得不吃屍體存活。

[圖]大凌河城缺糧、餓死、吃屍體的記載,以及清軍以火砲、火箭攻擊城內。
   清軍並非在于子章台裡就取得足夠一個月的糧食,是于子章台被攻陷後,
   附近的多處堡台也遭到放棄或投降,讓清軍能搜羅糧食。
https://i.imgur.com/veZO2Mw.png

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出處:《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三)。
https://bit.ly/44ggzwZ



皇太極時期的清軍兵力是個蠻複雜的主題,基本上是統計壯丁數(成年男子)、
服兵役的披甲數、出征的甲兵數、八旗牛錄數,以及蒙古、漢軍等等來估算。
未來若有時間的話,我再寫一篇。

而《明清戰爭史略》認為大凌河之役的清軍有八萬人,這是由於缺少關鍵史料,
因此造成了錯誤的推論。《明清戰爭史略》估計「德格類、岳托等率軍二萬」,
加上皇太極率領的主力,以及「不具載」數量的蒙古部隊,總數約在八萬。

但是依據1990年出版的《滿文老檔》、2001年出版的《天聰五年八旗值月檔》,
記載了蒙古出兵為兩萬餘人;而由德格類、岳托率領的兩萬部隊,總共包含了
每牛錄10名甲兵,與全數的蒙古兵。皇太極率領的主力為每牛錄30到50名甲兵,
當時八旗滿洲大約為220個牛錄,因此估算主力的甲兵數大約為一萬上下。

[圖](左)明清戰爭史略。(中)內閣藏本滿文老檔。(右)值月檔:
   「每牛錄擺牙喇各五名、營甲兵各五名、蒙古兩旗全部、口外蒙古兵全數,
   以台吉德格類、台吉阿濟格、台吉岳托為主帥,命率兵由義州進發。」
https://i.imgur.com/c0NKPm3.png

圖 比較17世紀中西兩邊的攻城戰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59.133 (臺灣)
PTT 網址
※ 編輯: carsen (114.44.59.133 臺灣), 05/01/2023 23:52:09

hgt05/02 00:00七千多都吃完用完,這國家也太恐怖,還不如讓滿清統治

gummylatte05/02 01:11推 真的是超認真的考證

※ 編輯: carsen (114.44.59.133 臺灣), 05/02/2023 01:32:39

helldog05/02 08:52了解了。

helldog05/02 09:02,謝謝。

helldog05/02 09:13請問版主,你放的這些史料,如滿文老檔之類的,電

helldog05/02 09:13子檔從哪下載,

helldog05/02 09:13謝謝。

detonator05/02 09:15牛啊

detonator05/02 09:16也給helldog大讚讚

helldog05/02 11:41版主,我引用的資料很舊,不代表我虛無主義,你不能用板

helldog05/02 11:42規2說我;如果引用錯誤資料或使用舊資料就犯版規2,你覺

helldog05/02 11:42得恰當?

本板板規並沒有規範歷史虛無主義,你違反的是濫發破碎文與空想文。 你的討論內容明顯不符史實,過多空想臆測,與板友的空泛爭論破碎缺乏建設性。

PsMonkey05/02 16:25O.o 這篇那裡提到板規 2 了...

helldog05/02 18:15前2篇推文,版主有提。

※ 編輯: carsen (125.228.63.106 臺灣), 05/03/2023 20:04:45

helldog05/04 09:00也就因為資料太舊,造成我在大淩河部分的推論錯誤

helldog05/04 09:00,就要被你擺上

helldog05/04 09:00空想的罪名?

helldog05/04 09:12啥叫空想?就是沒証據亂說才叫空想呀,不管我引用

helldog05/04 09:12的資料是新是舊

板規對於空想的定義是討論內容不能偏離史實,過多空想臆測。 並沒有規範參考資料是什麼時候發表的。 你說:「後金方在攻城方再也沒作為」 史實:清軍3月下旬再次用西洋大砲攻擊松山城

https://sillok.history.go.kr/mc/id/qsilok_003_0450_0010_0030_0160_0010

你說:「皇太極手上有30幾門紅夷火炮」 史實:皇太極開始圍城時只有3門西洋大砲 你說:「空有8萬人,為何不攻城呢」 史實:清軍大約是3萬多人,其中2萬人是不擅攻城的蒙古人 你說:「祖大壽空有這些人,卻只敢做小小的突圍嘗試」 史實:祖大壽於8月時並沒有要突圍,而是堅守城池與清軍交戰 你說:「況且沒糧根本是假話,城內不是還有1-2萬民夫、工匠嗎?」 史實:大凌河投降時,官兵已經吃了十多天的屍體了 你的討論內容明顯不符史實,過多空想臆測, 與板友的空泛爭論破碎缺乏建設性。

helldog05/04 09:12,我至少都有來源出處,不是嘛;如果照你的標準,

helldog05/04 09:12那我很多文都是

helldog05/04 09:12「空想」;比如那篇17世紀的糧草文,那是1970年的

helldog05/04 09:12論文,50年前的

helldog05/04 09:12文呀。

Houei05/04 09:47空想應該是指 不符事實的立基上 所衍生出來的討論?

※ 編輯: carsen (125.228.63.106 臺灣), 05/04/2023 1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