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推薦

Re: [請益] 自住 vs 自住+出租的選擇

看板home-sale標題Re: [請益] 自住 vs 自住+出租的選擇作者
FlyinDance56
(↖★煞氣a輕舞飛揚☆↘ )
時間推噓 6 推:7 噓:1 →:4

當年買的時候也在思考要買兩房還三房,價差約200萬

幾經思量下,還是選擇買兩房,反正一個人住,夠了

剩下的資金再去買第二間收租

現在每月租金收入足以打掉兩間的貸款利息,還有剩五百多塊,算還不錯


回頭來看,當年務實的選兩房是正確的選擇

畢竟一個人住兩房真的夠用,買到三房只為了爽而已

但偏偏「爽」這種東西有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久而久之,那個「爽度」會習慣、會消退,最後變成日復一日的日常

那又何必為了早晚會退卻的「爽」,多花200萬呢?

同樣的道理還有裝潢

當時也考慮要不要做裝潢

後來就家具擺一擺,現在看來也是正確選擇,背後道理也一樣


有一個認知陷阱,叫做「聚焦錯覺」

當我們在思考一件事的時候,我們往往聚焦其中一個面相,而忽略其他的面向及可能性

賦予那些面向更高的權重,誤以為那個面向比實際上的更為關鍵重要

要不要買到三房、要不要做裝潢、乃至要不要買新車?

如果有必要那當然買,根本不會猶豫

但如果沒有必要,只為了爽或面子

在聚焦錯覺作祟下很容易衝動購買

買下去後爽度會來到最高,然後慢慢遞減

最後遞減到跟買次一級但必要的選項差不多的地步

但錢已經付出去了,成為了沒必要的奢侈品


其實人類之所以會有這種邊際效益遞減的問題

也是出自於自我防禦機制

稱之為「心理免疫系統」

這系統讓人們在遭逢巨大的厄難,可以透過時間慢慢撫平痛苦

同時快樂也是一樣的道理

經過調查,無論是中樂透,或者意外導致傷殘

改變時引發的強烈情緒,隨著時間會漸漸習慣

到最後生活的幸福感會跟事發前差不了多少

如果事後再調查,幸福感又有很強烈的變化

那肯定是因為當下又發生什麼大事,這又是「聚焦錯覺」所引起的


在買東西的時候特別容易有「聚焦錯覺」

買下來之後的快樂感又不持久

那到底該怎麼做購買決定呢?

其實也不難

可以思考「如果沒有這個,那會怎樣?」

其實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答案往往是,好像也不會怎樣

透過廣角鏡頭,把時空尺度拉長,用宏觀的角度來觀察自己

會發現,當下那些覺得了不起的大事,會萎縮成雞毛蒜皮微不足道

對全局來說幾乎沒有影響

既然如此,何不把錢省下來,拿來創造更多的可能呢?

--

※ PTT留言評論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09.68 (臺灣)
PTT 網址

foda06/22 12:47推推,我第二間自住的裝潢錢巨省,也不另外油漆,衣櫃直接宜

foda06/22 12:47得利。全部拿來買下一間。

buike06/22 12:49我後來很幹當初為什麼不捏直上3+1房

foda06/22 12:52如果五年前多的錢不是拿去買另一間,真的該直上大的

vicyong06/22 12:52反過來也是啊,你現在的覺得正確的選擇是你聚焦後覺得爽

vicyong06/22 12:52,以後未必啊......

paunch06/22 13:27如果一人只有2間的額度,買兩房不一定比三房好

a00000000006/22 13:38500多塊尼也可以寫一大篇

kagaya06/22 13:38他只是在練作文啦

Tylose06/22 14:58台語形容一種心態"咪咪雞雞"就是這樣,一頭熱栽進去

Tylose06/22 14:58付出一堆,結果不理想,浪費大量資源,搞不好還有惡果

smoothapple06/22 15:58請參閱多巴胺系列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