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財富分配惡化敲警鐘 被房貸吞噬的中產階
※ 引述《enouch777 (雷)》之銘言:
: 連結:
: 內文:財富分配惡化敲警鐘 被房貸吞噬的中產階級
: 今年4月底,主計總處公布家庭財富分配統計。五等分位的家庭財富差距倍數自30年前的16.
: 8倍擴大至2021年66.9倍。台灣約七成家庭財富未達平均數水準,凸顯中產階級面臨陷落危
: 機。
<del>
: 台灣現行稅制設計,股票投資僅須課交易稅、不課所得稅;股利又可採分離課稅、適用28%
: 稅率,對所得稅率級距已達40%的富者相對有利。
: 邱俊榮表示,薪資所得者有多少錢就要繳多少稅,但是靠資本利得累積財富者,能夠善用稅
: 制設計節稅,「無形中會有利於資本利得者累積財富」,而且房地產也是一個加重分配差距
: 的「台灣特色」。
: 檢視留言0
: 心得:
: 現在想房貸的辦不辦的下來都不知道?
: 有房貸的中產應該要開心吧?怎會被吞噬
標題是對了,但是裡面邏輯一蹋糊塗!
對的地方是台灣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嚴重了
你各位不要以為股市二萬四,房價高漲,名目所得上升就是賺錢!
要拋開貨幣幻覺,真正的去檢視自己實際購買力有沒有降低,pr值是上升還是下降,這才是有沒有賺錢的重點!畢竟你不管買房還是包養小三,基本上都是跟社會上的其他人比pr!
錯的地方就是,房地產就是中產階級最好的資產累積方式!
五倍槓桿+免稅+本多終勝!不買房才是傻了!
這波房地產整改,表面上針對投客,但是中產跟著一起陣亡!
以前中產可以透過累積不動產完成階級躍遷,從身價六位數打工仔,到八位數包租公,大概只要努力15~30年時間!無腦的買房子收租即可!
但現在,政策朝左傾斜,不管是房地產,最低薪資,免稅額等等,資源基本都灌給低收族群,而且看不到盡頭!
只要打著"年輕人OOXX"喊出來就是那麼的大氣凜然,憂國憂民!
但說真的,年輕人剛畢業,過往十幾年都在用國家社會的各種資源,正是應該打拼還這些社會福利的時候!
但我們的政策完全反著做,除了選票考量,我實在不懂為什麼要讓年輕人買的起(蛋黃區新)房的邏輯~
美國這次大選,已經有一半的美國人感受到政策左傾的可怕,什麼0元購,反核,LGBT等等,但台灣還在繼續搞~~
講回房地產,總之這波通膨,我目前看到的狀況是,資產階級的資產上升速度遠高於中產!
而中產最佳的投資標的,房地產,現在已經只有有錢人能玩了,中產都被排除出去了~
然後輿論的風氣,還是在那邊照顧年輕人,沒人敢說年輕人就是沒資格住好房!
房地產改成這樣,一房後的投資效應已經很低了~
有人會覺得,把投客趕出市場不是很好嗎?住房不炒!趕走投客房價就會降!
但並不是這樣,經濟學很多邏輯就是很反直覺!例如關稅的設制,看起來是保護產業,但最終只會造成反效果,反壟斷法,短期來看打擊產業,但長期來說才是對產業最好的!
這些經濟學很早就探討過,各種無謂管制只會造成 deadweight loss,我不是ceca,懶的長篇大論解釋一堆基本經濟學
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研究,但是看到台灣一直不斷在重複實驗幾十年前經濟學早有的定論,真的是哭笑不得~
--
推「資產階級的資產上升速度遠高於中產」
最後選擇歐洲不選擇日本的原因為何?
學業考量,日本的藝術大學還是比不上歐洲~
誰能保證現在買房未來15~30年還能房價再翻倍無腦收租
30年後真的有人會出兩倍的價錢跟你買30年的中古屋
資本主義走到底,中產變中慘接著消失,然後革命XD
真的要講翻倍 四五十年前買公寓的人才是真正翻倍
翻了好幾十倍
以前看Csir大喊革命沒感覺,這兩年才領會XD
不過當初買公寓的人應該也只是純粹為了買間房子住而已
而不是因為眼光好知道未來可以翻好幾十倍
只要持有成本不改,台灣房地產還是可以繼續屯
有錢人反而希望 現在這樣籌碼穩定
籌碼穩定不代表房價不漲,反而是流動性差 整體社會的福利下降 這經濟學都探討過了
心有戚戚焉
輿論的風氣不是照顧年輕人 是政府只會炒房打房打假的XD
只剩有錢人就是代表你現在買房不能買太偏的地方了
真的有錢買房根本沒有在賣的
汰弱留強
之前就是阿撒氆氌大家都在買 所以才去買彈殼蛋毛區
蛋殼區未來也可能變蛋白或蛋黃啊 也許吧
蛋黃區未來也可能沒落
你都說是pr了 大家都都買房地產增加pr 那誰要下去
台灣擁有自住房的比例那麼高 靠買個房子哪可能就能翻
身 想太多了吧
以前資源是給認真打拼的人,你本業收入越多,金融知識越廣,你就可以有更多投資的機會 資源給認真的人,可以創造更多的收益! 但現在資源是給有特定身分的人 你認真不認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首購,你是年輕人,你是計程車司機,你是低收族群etcetc 一個國家資源給特定身分的人結果如何?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歷史,最有名的就是明朝的皇室跟滿清的八旗,吃掉大量的國家資源~
pr很難變動吧
以前版上多的是從白手開始存錢買房收租!大概買到4,50歲,總價累積到幾千萬,看你覺得這pr值有沒有變動?
你要看的不是20年房價漲一倍 而是20年幣值剩一半
問題就是不是大家都買啊 還是會有嫌貴不買結果掉隊的
例如十年前買得起三重不買 選擇跟房東租頂加的
真的是贏麻了
嗯…自住率只是你家有房,數量跟位置才是關鍵吧
希望台灣更多買不起房的鬧事砍人,軍警也買不起直接武裝搶
資產台灣才有救
沒錯啊...老實說房地產就是窮人翻身的機會,決不是股票
。記想到20多年前大學要畢業的最後幾天...公民老師語重
心長的說"你們要記得,當你們有第一桶金時,絕不要全投
去股票,股市上很多大野狼,在等你們這些小綿羊進場,然
後吃掉你們"。
其實邏輯不衝突吧 主要是看買點 時間點+地點 現
在才進去買第一間的 購買力就是先被吃掉十年左右
但就先苦後甘囉
但也不乏有人現在才買 又買一些奇怪地方的…..
廣設大學也不會讓所有人都變成高收入族群 一樣道理
現在本業收入高的人一樣可以借更多錢出來投資
現在的政策方向 反而是資源均等化 而不是集中化
所以明朝皇室跟清朝八旗跟你口中的計程車司機可以類
比嗎 差很多吧
本質上就是只看身分不看能力 用計程車司機舉例只是不想把某些話講太白!
你一下希望促進階級流動 換個方向又想要社會把投資機
會留給有錢人 你的訴求到底是什麼我覺得挺混亂的
促進階級流動的前提是讓正確的人階級流動 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把資源集中給正確的人! 舉例而言,把100億給我跟馬斯克,所能發揮出的效果天差到地! 你會覺得我說要把機會留給有錢人那是因為目前台灣還不算太左,能賺到的錢的人跟有能力的相關性,扣除部分特例,大體上還算不弱!
買一些奇怪的地方 就是很多人覺得現在不買以後更貴
房貸就是絕大多數人這輩子能借超過1000萬的機會
現在這個機會限制一人一次 簡單講就是這樣
跟反壟斷法比差很多,台灣太小政府企業資源"工作"過度集中
區域有關,有餌的地方才有魚
那還不是底層互殺
政府都是照著居住正義的聲音在做 又不是聽有錢人的
聲音
話,都是低端的在說!結果有錢人不動如山
投客哭哭囉
馬斯克根本不需要你去創什麼投資機會給他好嗎
還是你覺得向馬斯克這種創業家會需要投資台灣房地產
我怎感覺只是“你自己”致富的路被堵住而已
我是說100億給我沒屁用,我小孩開大車,給我這麼多錢我也沒辦法做最佳化運用,但馬斯克可以! 資本主義的制度就是會讓金錢集中在有能力的人身上,而不是齊頭式平等分配! 至於我的致富之路有沒有被堵住?呵呵~ 我一個要移民的人了,還靠台灣房地產致富?
※ 編輯: jamo (36.231.68.37 臺灣), 11/06/2024 15:05:28他五十幾了 本業+這條路都走滿走好要移民了 回頭唏噓而已
折折套牢,哲哲坐牢
離開傷心地
川普的超大幅度勝選就是美國最強的一點
左派太誇張的時候 反撲力道也是空前的大
川普本人就算了 副總統JD Vance的政治傾向你wiki讀一下
台灣所謂的右派 跟這種人比起來都是小兒科
我覺得是左派會做出匪夷所思的決策才是問題根源
在台灣就是之前的實質廢死 神經病殺人新北國中生殺人
房市的新青安政策也是左派 所以正常思維會覺得奇怪
美國的選舉就很明顯看出多數人正常人對左派賀錦麗反感
只是堵住口袋比較淺的投資客的發財路而已....
有本事的話 還是可以靠其他實業或產業躍升到上層
我不是說他現在的致富之路 是他過去的成功路徑 但實
際上商業社會上要賺錢的方式哪有差房地產這一條
我也不覺得只是第二戶不讓你貸款八成就會讓資本家停
止投資 企業家創業創新動力下降 想太多了
就算能讓你無限貸款八成好了 中產年收入三百萬 貸款6
000萬基本就卡收支比了 是要能翻身到哪裡去
更別說 根據oecd的中產階級定義 台灣中產階級的收入
是70.5-188萬這一段 要靠房地產翻身?真的假的
以高考三級夫婦當例子 第一戶2房新屋用新青安可以買
可是有小孩後想買第二戶3房就變成要用現金硬上
如果是以前第二戶就直接貸款買 然後第一戶出租
再熬個幾年又能貸款買第三戶出租用中古
以此類推 坦白說這樣升級想跟郭台銘比是妄想
可是想跟上雙薪台積電甚至雙薪聯發科 真的不是夢
j大說的中產典型就是雙薪軍公教夫婦 所以說前路已斷
我認識的夫妻小孩出生後就遇到想買第二戶被卡的問題
推
這就不是二選一的問題 阿強是開業醫 或優秀創業家
25歲到65歲 平均一年收入1000萬 生活扣掉 能投資500
他沒時間沒精神也不想研究股是債券基金 以前也沒有這麼多
etf 所以本來就也是流行無腦買房 那40年run下來
背景設計就是1990到2030 這樣可以避免碰到1980~1990
房地產的大爆發 這種情況下234房累積下來
就組成了這個世代你看到的很多住2-3億房子的人
現在就是無腦234間買下去的路封死了 請往etf債券其他走
限貸以後
夫妻四間買完
改去蹲股票比較實在~~~
別小看自己啊
搞不好蹲一波成為下一個股癌、航海王、菲比斯 xD
尤其是菲 背景也是平凡人(三萬仔)一路爬上來的
股癌也是 苗栗小孩專研美股一路爬到十位數
認同
我也是靠房地產翻了一次身啊 我覺得限制貸款差超多
的
推這篇
最挺年輕人買房的賴總統 改革加油不能停!
共產化
推
投資客出去房子就是套牢
本就不可以齊頭式平等,當初的22k就是最讓人討厭的,憑什
麼強的跟爛的都一樣22k?
文官體制迫害 這屆都酬庸 只會更慘
19
還能繳房貸的中產階級根本已經過很爽了 人家歐美的中產階級是被房租吞噬 德國柏林達85%民眾租屋 上千人因租金高漲走上街頭 人家柏林高達85%的居民都是租屋16
我覺得房產記者惟恐天下不亂 台灣六都通車30-40分鐘都有一坪30幾萬的房子買 幹一坪30幾萬甚麼概念? 現在造價15-20萬 建築成本扣掉就賺你代工費6
Ratio of income share of highest 20% to that of lowest 20% 無病呻吟?= = 話說把富人都趕去別的國家統計上不就贏了?1
: 黃先生感慨地說,雖然現在有車有房,成為「有產階級」,但說穿了就是「月光族」, 吃喝 玩樂都得錙銖必較;以前最愛看的電影、上網咖、採購服飾只能放棄。 狗屁 百貨公司服飾店一堆人 電影院一堆人 餐廳訂不到位 機場滿滿都是人 房貸肯定不夠 重 才會到處都是人 希望大家房貸能加重 這樣就沒有人跟我搶餐廳 搶機票了 趕快多一點45
有房貸的中慘階級,背房貸背得很開心? 請注意,這是建立在:你以為你手上的「產」,是正向且長期正報酬,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犧牲生活、一天餐費50、沒有任何娛樂、 上班承受壓力、回家就上網、累了睡覺的主因。 要過這種生活買個艙就好啦?27
挖靠 那不然不買房的 背房租背得很開心??? 來啦 CPI每年估計是2%漲幅啦 基本工資明年是4%漲幅14
還是要看時機和週期 租金要漲其實很難,我觀察租金漲幅其實都遠低於CPI 我某間北屯房子5年前買1250萬,2021年租金當時3.2萬 現在房子漲到2500萬了,租金頂多變3.5萬 台灣跟國外不同的就是租房人口少,買房的人多13
中產現在是被吞沒錯啊 就三年前簽個預售屋,2024年底交屋的, 好不容易投資個有漲的預售屋, 當年簽八成, 今年貸款又少兩成。1
其實可以買房已經很好了 至少房產是正向資產 尤其如果夫妻買房、生子只能擇一 肯定選買房 生子如果租房 未來小孩會遇到同樣問題
爆
Re: [新聞] 台大生交報告「窮人強制結紮」 老師說重其實 "窮人強制結紮" 這個邏輯只是反映了 其實如果是有正常理性的知識分子 會在個人人生選擇上的道路而已 臺灣現在中產社會就是充分在反映這個狀態 所以近年少子化才會加劇 現在台灣的年輕人 因為中產陷落 不用結紮 早就不婚不生自我絕育了 已經步入中年的 七年級生 還有近半數未婚爆
Re: [新聞] 台北房價太貴!他改花500萬在歐洲買房哀講新加坡的房屋自有率高就是沒搞懂新加坡的狀況 新加坡房屋地契分為三大類,99年,999年(極少數),永久地契(極少數) 大約80%的新加坡人是住在HDB,買HDB代表你只有99年的建物使用權。 HDB 99年時間一到,政府會把你的房屋收回去。 買HDB算是房屋自有嗎? 比較像是跟政府長期租屋吧!76
Re: [心得] 日本經濟爛掉到底誰的錯?1. 日本經濟有沒有成長? 日本的勞動生產力其實有提升 舉極端 一個經濟體本來100萬人工作 收入100億 結果發生戰爭 年輕人都死光32
Re: [閒聊] 正二哥說限貸令越嚴未來貧富差距只會越大這種說法真的是騙人不懂的莫名其妙發言欸 貧富差距是啥 頂端vs底層 底層是哪些人? 一堆單親家庭11
Re: [閒聊] 階級提升要炒地對啊 其實從淨資產五百萬 到淨資產五億,都還只是死中產階級而已。 能做的都還只是在體制內看懂遊戲規則, 用遊戲規則累積財富。 雖然累積財富速度屌打那些看不懂遊戲規則的,8
Re: [閒聊] 正二哥說限貸令越嚴未來貧富差距只會越大給大家看一下 GPT 的說法: 「如果第一間跟第二間房都可以貸款八成,跟第一間房貸款八成,第二間房貸款五成 兩個政策,會對貧富差距造成什麼影響」 ChatGPT 說: 這兩個政策對貧富差距的影響有所不同,以下是具體分析:1
Re: [問卦] 房價暴跌50%引發金融海嘯你能接受?說句不好聽的, 台灣房市在政府壓制的情況情況算保守了, 就算換智障出台把經濟直接搞崩的政策, 甚至支那打來都不見得跌多少。 熟悉市場的,2
Re: [新聞] 房貸補貼熱議 林右昌:高房價是慢性病房貸補貼、租屋補貼都是好政策 很多人嚷嚷什麼稅金之類的 請問是繳多少稅啦 本來這些稅就是那些人繳的 現在只是財富分配均勻再回到那些人手上而已5
Re: [閒聊] 打炒房怎麼不增加第二戶以上持有成本?謝謝IBIBA大和大家的分享討論。 我個人很喜歡看這些政策面的討論,從中學習政策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 就以下面兩個稅制來說,美國眾多的經濟學家,討論了數十年,也沒辦法斷言哪個較好。 (1) 低(無)所得率 + 高房地產稅 (德州) (2) 高所得率 + 低房地產稅 (加州,台灣)- 你有沒有買過房? 建商賣不動不會降價 有些建商都經營到倒閉了 還是沒降價 因為房子不是周轉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