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何立安的月跑量,有200公里!
何立安在臉書秀出12月的月跑量
跑25天,每次8公里,合計200公里
而且
他昨天,用6分速,跑了21k
去年11月還去跑美津濃,接力賽,他跑5.6k
大家會不會覺得
何立安改變好多喔
去年開始做大量的有氧
肌力、有氧,雙棲
真心佩服
--
館長都練出腹肌了,到了一定年紀會以健康為目標縮減體
態吧
那我是真服了!
做如此大量的有氧,臉卻還是浮腫的跟河馬一樣,沒有
任何臉部線條。這是怎麼辦到的啊?
又不是打藥肥臉,基因不瘦臉能怎辦
何老師講的不要太認真 他都會浮報 上次不是還講體脂超低 X
D
樓上有證據嗎 唬爛誰都會
他現在身型比較好看 偏健身審美觀了
以前強調力量說不在意身材 現在變大尺碼跑者 微妙
呵呵 看看笑笑就好
隨便 看到他就轉台
之前他還一直黑有氧運動
有一說一 何就沒在黑有氧,胖也要罵,瘦下來也要罵,證明
酸民怎樣都能酸
吾不看醜人
怎麼何黑那麼多?
他fit超多吧,臉也很明顯有尖起來,他有說自己有改變訓
練模式也知道自己之前的盲點,供參
所以是打臉自己?
這證明沒飲控,月跑200也沒用。
代表他也是會與時並進的 沒毛病啊
他之前隱晦地嘴有氧, 現在也向有氧靠攏啦? XD
論調常在嘴有氧拉.要說沒黑隨人解釋.結果現在也有氧
所以不要盡信單一論者.不然人家改天轉彎了你還傻傻
照單全收.信徒:三小..跑去有氧瘦身了.不是重量無敵?
聽很多podcast,但他的內容都差不多排列組合又變成
新的一集,每集都有的程序大概就是「語病重講一次
、網路很多人在黑我、以前垃圾增肌的時候一堆酸民
」等等
酸民到底要多無腦 笑死
我是覺得認真有聽過他幾集Pocast的人,應該都不至於討厭他吧
雖然何博士比喻有時候的確會滑坡...XDD
月跑200還好吧 有在跑的很容易就超過
總之,本版見何博士就是酸的居多,可憐哪
酸民肯定繼續酸的
長命百歲的,一定要有氧,不過也不需要往死裡操
每天動一動,心跳有變快就可以了,長命百歲門檻很低的
這裡何老師黑粉超多XD
這裡一堆肥宅 不要意外 鄉民的鍵盤都六塊腹肌
三項粉的教主 三項粉更多 不ey
變來變去
打臉自己最好的例子 跟館長一樣
威力也是從健身轉跑道到路跑
美國學店博士在台灣被捧成神
台灣沒幾個留美體博 你拿一個一個也可以 眼紅人還真多
說他黑有氧的證據拿出來好嗎 他到底哪裡黑有氧可以拿出
來聞香一下嗎
很多練健力肌肥大的人不愛有氧 但近期研究證實有氧也要做
有一說一 我之前很討厭他完全力量論,但月跑200還是很不
簡單,我練半馬的時候也都沒達成
何博士的論調一開始是隱晦在黑有氧啊,看幾年前ptt的
討論就知道了,那時本板還不少人附和
我印象是肌力有限 他對象是老年人
抗老化你需要大重量訓練 這本書就是在黑有氧了 看標題
就知道
這標題要怎樣解讀黑有氧 何現在沒做大重量訓練?
補腦人還真多
他啥時黑有氧啊?哪個片段拿出來給人看看
「隱晦」 笑死 黑粉就這點料哦
槍打出頭鳥啊 像陳醫師也是 黑粉爆幹多
他瘦有夠多....但完全沒出現體態或肌肉
他肉感還可以 只覺得會劈腿很強
黑有氧很明顯啊 但當然他及其支持者說沒有就沒有^^
反正現在他自己跳車了 只是苦了那些還傻傻在翻車時被留
在車上的那些人 呵老師
要多天才才會覺得他黑有氧,那本書我有買電子書...看完
也不覺得啦
連書都沒看過的天才滿嘴 呵呵
請問老年人做有氧是能長肌肉增加骨密度嗎
明顯你舉例啊 一個例子都舉不出來 笑死
黑粉:這杯水黑有氧
何立安老師是心理學博士 江杰穎老師是競技運動表現博士
我覺得差很多 XD
他不是黑有氧啦 他就一副力量訓練為尊 沒有力量就會
怎樣 也不看需求是什麼 才會被酸
也被酸販賣恐懼 這點倒是沒酸錯
書我看過 到底哪裡黑有氧?XDDDD 真的是一堆黑粉欸
提升肌力對抗老化這件事在國外也有不研究 但是不是一定
要做到5RM 我個人覺得因人而異
他好像有黑當兵的5000公尺訓練,這樣算黑有氧嗎XD
然後一直強調老人肌力超級重要,重量訓練才能達成
他有陣子對力量的標準蠻高的,一般人訓練多久達成
應該要深蹲的1.5倍還多少...
擔心老人日常生活雙腿無力 安全做自體深蹲阿,販賣吹三項?
在肌肉沙灘板看到那麼多大重量黑粉也挺特別
盒博士的書我有兩本,明明沒有黑有氧阿,而且他的podcast
或上別人節目談的大重量訓練,也有說明不是非要壓1RM,是
阻力訓練就可以,強調漸進式超負荷,我爸重訓兩個月說進
步超多,爬山穩很多
老人練肌力就真的重要啊
盒博士..還盒盒可愛 盒盒最棒勒
駐版何黑論點來來去去不就這些
大重量訓練可以用漸進式超負荷解釋,那長距離訓練也可以用
漸進式超負荷解釋,這樣就沒有何博士說的什麼長距離有氧的
缺點
這就是何立安理論的問題
也就沒有甚麼練長距離前要先練肌力的前提,因為都是循序漸進
,只是各種訓練造成的適應方向的區別
至於什麼練重量很喘等效於練心肺,就更離譜。因為攝氧量就
不是同一個級別的,何談等同練心肺?
他會說長肌肉需要閾值,不是肌肉酸就是有練到肌力。要練心
肺,一樣有攝氧量通量的閾值
有氧的心肺訓練效能跟重訓差很多.
不是心率上去就可以當一樣.
肌力對長命百歲很重要,但肌耐力以及心肺能力更重要.
另外,有氧依然可以訓練到肌肉...並且完全足夠老人.
因為實際上你要活得有品質,運動的需求門檻是很低的..XD
真正要生活有品質,吃和睡和不要受傷+低門檻運動.
一個老人,9x歲好了,現在7x歲像中年人一樣.
實際上你會更需要持續性的動來動去.
而只要可以持續性的動來動去,你就會很健康,並且到處玩.
而持續性的動來動去,心肺能力,肌耐力是重點.
至於肌力很多時候是在你可以動來動去之後才會發揮作用.
例如你可以動來動去,但如果你有肌力.
你還可以略作一些難度以下的登山,或是搬東西.
但如果你動兩下就很喘,或是走沒幾百公尺步就腳酸
那你有肌力,反而使用的機率更低.
因此有氧不可以廢,在有氧的基礎上再訓練肌力.
對長命百歲,9x甚至百歲後還想趴趴走會有更佳解.
但是老人的訓練其實,有練就夠了..XD
但千萬記住,不可以受傷.
8x歲以後,受傷和進棺材都快畫上等號.
並且,9x以後只要動不了,身體機能衰退會超快.
而長期保養身體的人,8x 9x會動不了,大多都是受傷.
你受傷下去,管你做甚麼大重量訓練還是長耐力訓練.
都會跟進棺材畫上等號.
因為你的累積,只要因為受傷不動,立刻全部被消耗掉,超快那種.
有氧運動,對心肺能力的增強,太重要
而心肺能力,有決定性的影響生活品質
應該是在有基本肌力的基礎再去練有氧吧 都有人連超慢跑
都可以跑到受傷了==
Ed Thorp活到92歲跟60多歲一樣,當然基因決定一切
,但他每週運動六小時一半阻力一半有氧也沒什麼跟
猴子一樣大重量啊
有氧多重要我是不知道 但在這板上吵有氧鼓吹蛋白質傷身
很礙眼
感覺他體會到了大重量跟大量有氧並行, 身體反饋的舒適度
自己平常都是跑5x5類型+高強度大量時間有氧, 重訓一周三
次一次才一小時左右, 有氧跑步騎車加起來一周超過20hr
有氧時間還是訓練量最重要, 阻力訓練確實也是重量最重要
樓上講到重點了,有氧的閾值是訓練量,阻力的閾值是重量,這
是何老師最近在節目說的
d大有比台達電員工跳樓被勞動局認證違反礙眼嗎?
我爸75歲,爬山騎自行車10幾年甚至20年,前陣子也說腿明
顯沒力,才開始覺得要練肌力練深蹲,把他抓去重訓後進步
很多,他自己也才理解重訓跟有氧是不一樣的阿,不然他以
前也覺得爬山騎車怎麼可能會肌力不夠,啊就真的不夠阿
肌力不夠是無法正常行走還是無法騎車爬坡這差很多啊
正常啦 肌力要練有氧也要練 以前只做重訓 後來被女生揪去
爬山一下就爆喘 現在每週去萵苣至少會排1~2天有氧
看Peter Attia就好啦,何立安就是一個販賣恐懼的商人而已
。
另外何如果"真的" 說有氧的閾值是訓練量,我真的不知道這
種貨色怎麼還能存活在市場上。何不會這麼白爛吧?
63
何力安早期的論點大概是這樣: 如果想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你一定要做大重量訓練。 以健健康康長命百歲為目標, 其他運動都有不足,23
不知道為什麼何立安的論點為什麼ㄧ直被酸 第一:大重量是對於你現在的「相對」大重量 不是「絕對」重量 對5kg就算很重的人 用5kg訓練也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大重量訓練的原因是因為老化後快縮肌纖維流失的比慢縮肌快太多了 慢跑沒辦法有效刺激到快縮肌纖維 所以選擇6rm~10rm的強度來刺激最安全跟效果 這才是整個論述的脈絡 第二:有人說何立安在黑跑步 他是說在肌力不足的情況下跑步很容易受傷 這在實務經驗也是如此 沒有基礎肌力就直接從事跑步的人 膝蓋 腳踝 腳掌不適的人 滿多的 更不用說因為體重過重而去跑步減重的人對膝蓋 腳踝 腳掌有多少壓力了 這樣為什麼是黑跑步也是不懂 沒有從事過運動的中老年人 有幾個沒有下肢關節疼痛的經驗 從事球類運動的中老年人 又有多少因為運動受傷而手術的例子12
先鄭重聲明,以下都是針對何博士的抗老化論點, 而不是何博士本人,更不是原Po! 何博士論點最大的問題就是 : 用一連串的事實, 編織出一個失真的抗老化理論 是, 重量訓練能防止二型肌纖維流失,增加骨密度,穩定血糖與脂質代謝,增加心輸出量 與血管彈性, 提升免疫細胞活性...這些都有相當足夠的科學證據,但是何博士論點被酸 的原因就是:把老化過程過度歸因在肌肉骨骼與神經的衰退,誇大 "大"(漸進式超負荷)5
有人說重訓能不能達到有氧的效果鍛鍊心臟 當然可以 但不切實際 而重訓鍛鍊心臟的方式跟有氧不太一樣
爆
[討論] 整理怪獸目前常被抨擊的幾個點版上看到目前為止,發現怪獸(何立安)常有被抨擊的幾個點 有鑑於他本人大概是不可能上ptt來回覆這些指點 因此嘗試來根據「我自己」的思維做出答辯 1. 身材肥胖 何立安節目中說過他不追求大眾眼中的健美,然後牽扯到身體形象產業blabla的72
Re: [討論] 何立安說他現在體脂肪12~14之間何立安之所以爭議多, 無關他的專業能力或體態, 單純就是他早期的商業模式讓人詬病, 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在販賣焦慮。 (一段時間沒關注了,不知道現在是否依然如此)41
請教版上的前輩如何提升跑速各位板上的前輩大家好 小妹去年參加某個需要體能測驗的國家考試,女生1200公尺,6分20秒,但我跑了6分50秒 慘遭刷下 在那之前非常勤奮的練跑,也有花錢的去上外面的跑姿課,甚至可以跑到10K都沒問題( 因為聽人家說對速度前要先堆跑32
[問題] 新手能在十一周內達成Sub 2嗎各位跑者大大們好 我開始練跑的契機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有氧能力很差 五公里花費34分 所以決定嘗試慢跑 因為起初只是想透過跑步保持身體健康27
[問題] 如何達成4分速懶人包,170cm/70kg想進4分速 大家好,小弟從2022/7月左右開始陸陸續續慢跑, 本來只是單純維持身體健康, 去年看到版上討論說基本月跑量200才算有在練跑 所以大約去年七月開始盡量每個月堆跑量到200km,20
Re: [討論] 怪獸講堂的專業度是不是屌打其它YT第一題 題目:為什麼要認識Mark Rippetoe和《肌力訓練聖經》? 影片要點: .少子化、高齡化對世界的衝擊。17
Re: [問題] 16週夠準備一場全馬嗎?回一下自己的文 最後5:10:25完賽 前大概23公里還能全程維持跑姿 23~30公里已經是跑走跑走了 過30公里後轉職全程步兵 囧15
[問題] 金門馬初馬賽前準備小弟第一次用ptt發文 因為金門馬快到了 剛好選擇金門馬做為初馬 距離只剩不到一個禮拜 有大大跑過金門馬可以給一些建議嗎?13
[心得] 2023年的月、年跑量目標達成及21.1K挑戰從2019年開始慢跑起到今年2023年也已經5年了 這5年跑的總里程也跑了7800公里 前4年都是逐年累積從第1年的929公里,平均配速5分53秒 到去年的1716公里,平均配速5分12秒 一直以來我就都是健康跑,沒有配速沒有吃課程5
[問題] 跑到大拇指發麻是哪裡的問題?安安打給厚,我是接觸跑步快滿一年的肥宅。最近四個月月跑量140~160公里,單次在10~18 公里,固定跑一休一,如果遇到練腿日,會跳過跑步。 因為這三個月才開始從有氧慢跑,加入了節奏跑或是間歇跑的課表,發現如果速度提升的情 況下,右腳大拇指會跑到發麻,以前跑LSD或是自主半馬都用一樣的鞋子,不曾遇過這樣的 情況。想問各位前輩,跑到大拇指發麻是哪裡需要調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