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打炒房怎麼不增加第二戶以上持有成本?
※ 引述《dnol (舞秋風 憶白雲)》之銘言:
: 我之前在美國的德州和加州住過一段時間。
: 我個人很欣賞德州的稅制,所以想針對地產稅這事分享。
: 德州的地產稅大都是2%~3%之間,在美國各州中算偏高的。
: 但德州不收"所得稅"。這代表德州州政府的經費大都是從交易稅和地產稅而來。
其實德州的課稅方式是跟台灣一樣, 都是用估價課稅
德州估價在房價持平的時期, 大約是房價8-9成
如果是大漲的時期, 因為估價跟不上漲幅, 可能會只有5-6成
這一點其實跟台灣也是一模一樣
像這幾年德州的房價指數, 從2020的351, 漲到今年的522, 漲幅48.7%
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TXSTHPI
但房地產稅不但沒有成長, 還相對因為減稅的關係, 減少了28%
https://www.texastribune.org/2024/04/26/texas-property-tax-cuts-analysis/
: 這覺得這樣的制度對中產受薪階級很有善。
: 徵稅的"房價估值"是每年即時反應,政府會依據你所住的社區,
: 最近屋買賣成交的實價,來對你課稅,而且沒有成長上限。
: 比如說,你今年買了一棟10萬美元的房子,你當年繳3%的稅,就是3000美元。
: 若是非自住的房子,稅率會更高。
: 隔年你有幾個鄰居將房子賣了20萬美元,房型和屋齡和你家差不多,
: 你隔年就要繳6000美元的稅。若你對政府的估值不滿意,你可以上訴或和州政府打官司。: 這樣的制度有幾個優點和缺點。
: 1. 不會讓人想屯房,若是多房族,也會盡可能的將房子出租出去。持有多間空房,
: 經濟上會不划算,還不如去買ETF。
: 2. 都市更新快。當一個區域發展的越來越好,房屋稅會越來越高,負擔不起的人,
: 就會搬到比較小,或比較便宜的地區居住。不好的區,會慢慢的更成好的區。
: 3. 整個制度是很資本主義的。當你年紀大時,若你沒有被動的收入,或足夠的存款,: 你可能會因為沒辦法付房屋稅,而要搬離你現在的住所。
: 民主黨主政的州,比如說加州和紐約州,為了避免上述(3)的情況,
: 有限制估值的成長,讓估值和市價脫勾,並收取較低的房屋稅~1%.
: 但這樣的制度,反而鼓勵了屯房,因為造成了加州和紐約州的高房價,
: 和許多人在該州做房地產的炒作。
: 整體而言,我個人是很欣賞德州的稅制。
: 我也希望台灣能降低所得稅,增加房地產稅。
: 讓受薪的中產階級的負擔下降。
德州的課稅方式明明跟台灣沒兩樣, 都是用估價
也都會有估價追不上漲幅的問題
為什麼你吹德州?
--
台灣可以仿效然後改進阿
台灣現在就跟德州一樣制度啊
德州你對今年的政府對你家鑑價不高興 還可以找人寫信去槓
有專門的公司在幫你寫信降鑑價
德州估價上限是每年10%
但實際上 沒有政府會真的在大漲的時候給你估到滿啦
政府也是要顧慮那些沒賣 沒賺到漲幅的人
不過德州的那個課稅鑑價基準確實比台灣的接近市價蠻多的
改進"時價每年一估" 台灣地方這麼小而且網路發達,應該不難
台灣105年之前是三年一估 現在是兩年一估
台灣一堆老公寓免房屋稅的 屋子11萬以下 剩地坪
課稅基準只有不足百萬 市價上千萬 市區幾乎都這樣
我今年6月發現有一間房子怎麼2年沒收到房屋稅只有土地稅
自己跑去地政補稅單才發現菜雞如我終於也有一間折舊到
免繳房屋稅的房子了 現值低於11萬 免稅
老屋產生的社會成本(消防、防災、停車需求成本外
部化)比新建築高太多,若真的要落實公平性,先從
漲老屋房屋稅開始吧!順便提高住民參與都更意願,
間接製造新的供給。
要跟德州一樣應該是房地一起課3%,所以你的老公寓還是要
繳30-40萬
德州平均稅率是1.5%左右 其實台灣土地稅率是1%, 房屋稅率是2% 大多數人課很少是因為自用, 土地稅只課千分之二, 房屋稅只課0.6~1.2%
老屋房屋稅老實說不痛不癢 你持有過老屋就知道了
老公寓越陳越香 和老酒一樣
真要搞, 要額外弄一個類似日本的修繕積立金
其實日本製度跟台灣也一樣 差在修繕積立金跟強制修繕
然後台灣的房地分離 其實還是很難跟上市場居住價值
課重稅這招大家討論很多次了,結論就是對打擊房價沒用
所有的成本到最後都是轉嫁
課持有稅一定有用的,是太有用所以沒人敢用
說沒用的大部分是嘴砲轉嫁
有用到大家睡拖車or變遊民
底層還有更底層
課重稅一定有用的,不過買不起的人還是買不起
屋主那麼有本事就別租,睡拖車看屋主慘賠也爽
事實上就是不現實,不管是土地環境還是房屋建造的環境
錯了,重稅下住不起的更多,台北市很多老房都是退休族了,
根本住不起
退休族若這麼有本事,都更時在那邊唧唧歪歪管理費的是幹嘛
北市繼承仔這一代沒成人中龍鳳直接變淡水通勤仔
無論從學理上或市場觀察的角度上,重持有稅一定能直接打爆
台北市房價
甚麼叫有用 你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加州有交易的話就會用交易價格重置,應該改這樣
不可能獨厚台北,所以搞到就是現在住淡水的也繳不起
先定義一下你的目的 才能釐清是不是有用
你的目的只是要降低名目房價的話 四萬換一元也能做到
最後就是遊民激增或大家睡在不用繳稅的地方
實價課稅會打中大量在都市裡只持有一棟老公寓的人
,這群人是執政者的軟肋、能不能當選的票倉來源,
所以沒人敢動這塊。不管自住還是非自住稅率調整範
圍有限,所以政府其實是利用公告價值與現值之間的
差異,調整老屋與新屋之間的稅額差距,要把它改成
現值課稅,誰敢提保證下次選舉一定落選,所以沒人
敢動啦!
笑死,你要不要先看看台灣跟德州的實質稅率再來貼文
笑死, 我文中不就告訴你, 德州大漲48%之後 房地產平均稅額還降低28% 在大漲的時期, 德州估價一樣遠遠落後實價
如果是要讓多數人可以持有市區房產,那課重稅就是沒用
買得起繳不起最後還是不能買
繳不起北市稅的退到跑去繳基隆淡水的稅
那原本住在基隆淡水的族群?退到睡路邊?
你的「多數人持有市區房產」明顯是自慰精神,別人持有不是
持有?
人家的意思是說, 市區房產數量就是只夠少部分人持有 哪裡自慰?
※ 編輯: IBIZA (60.248.31.167 臺灣), 10/04/2024 11:43:59文章都看不懂也來討論
管他重稅不重稅,有經濟生產能力就住北市,管他百大金融外
商產業,沒經濟生產力就滾去淡水,不要跟打工奴搶捷運座位
台灣住宅總數量比戶數略少一點
笑死人,如果不是因為大家想買城市,嫌房子貴幹嘛?
光論市區 可能只夠1/3不到的人住
不會去買萬里基隆?
你才沒在看,又不是回你
要先請認為房子太貴的人來描述一下心中的藍圖
台灣又不是沒便宜的房子可以買
回誰都一樣 你就沒看懂啊
台灣還是有便宜的房子,所以能力不夠的去買這些地方就好
如果不用錢的多寡,要怎麼分配誰的時間值錢?誰能住蛋黃區?
那房子房價高不高根本沒有討論的必要
台灣能住在市區的 可能不到當地人口的1/3
你課多少重稅都無法 讓大家都能擠進市區
因為市區就是這麼大
他寫的很容易懂 是你自己看不懂
打房價的目的到底是甚麼?
如果只是要以一個人的經濟狀況區分他可以去居住的地區
根本沒有改稅制的必要
買不起都市房請直接現在去住萬里,改稅制幹嘛?
有啦 課重稅 你收入沒跟上就得滾出都市 比現在更殘忍一點吧
現在你前一代努力過,低持有稅率,就可以長期留在都市了
長期看下來 真的有感覺某些人被相對剝奪感折磨到生病了
有些是單純的 雖然對本版是老問題 但他可能真的不清楚
有些人根本搞不懂打房價的目的
像dans就是 一副房價降了就是成功了 那你不如四萬換一塊
房價買上變幾十塊幾百塊 不是比較快?
另一些就很明確官能失調 選擇性閱讀之類的
會吵著要打房的原因是自己想買想住
有用就是給自住客會痛房價就會下來啊 只是排名一樣
你課重稅 就只是把負擔不起房價 變成負擔不起稅金而已
沒有達到目的
你就算課到100%, 房價變10%, 你付不起100%稅金的仍然住不起
其實台灣的稅制還算是友善弱勢的,如果什麼規則都
要比照美國,那就是完全的弱肉強食資本社會,收入
不夠的連老家都保不住,被迫遷離原居地。我不太懂
無房魯蛇為什麼特別喜歡提增稅,要知道玩弄稅制通
常都是既得利益者要去弄死或驅逐弱勢時,最愛用的
工具。
Ar大講的就是現況,北市繼承仔可以當超商戰士在北市爽一輩子
住得起的 還是原本就能負擔高房價的那些人
台灣稅制真正的大缺口其實是股市資本利得
真要課重稅,北市房會不會降我也懷疑,最後就是房租全面提高
能"租"北市的全部都是上班族菁英
課稅重 一定是大家都負擔一部分
你有看過Friends影集吧 那間當大家客廳的房子是主角Ross
房租會變高 一部分收入不好住爸媽房子的退出台北市
不會是只有特定人負擔
普通人要"進城"變成一件大事,今天放假要進城裡玩呵呵
若把窮得只剩蛋黃屋的退休老人趕走大概有益都更吧
都更整合簡單很多 財團又更爽了
Monica兄妹的姑姑便宜租給他們的 隔壁Chandler是面試
分租房客面試到Joe這個義大利打工仔 還常常讓他欠租
甚至買一堆東西放冰箱給他吃 高持有稅結果 市區就這樣
老人會退出去買或租便宜房子住沒錯 但市中心就超高租金
反映持有成本 美國東京都是這樣 台北不可能例外
*美國大城 日本大城 世界各大城市 我在打啥覽趴比雞腿了
東京持有成本看起來還好啊沒特別高 大概名目價噴太快
但東京新建住宅供給量滿大的
他們的持有成本是稅之外的那些修繕吧
現在YT很方便,可以看看東京那些高級塔樓的房屋格局
阿 忘了講根本是無業遊民的phoebe 她直接住奶奶房子裡阿
最標準的上面講的繼承仔超商戰士就是phoebe阿
咱們野原課長買的房子可不是在市中心,上班要通勤的
東京住宅平均屋齡不到20年 台北都直逼40了
房價穩定上升同時完善大眾交通,逆都市化,通勤進城
台灣現在進行式
日本還存在太多木造房,本身就有使用年限問題
大家講九面日本房子便宜都沒在考慮他房子木頭蓋的
有沒有課重稅都無法改變經濟水平不夠就是住不了蛋黃的問題
北市繼承仔就真的是撿到,已羨慕
東京新建住宅供給量大,就是老屋持有成本高成就的
結果,財團比較容易收購舊屋土地,配合政府經常性
的釋放市區大型設施拆除之後產生的用地,每幾年就
製造出一個新的「副都心」或民辦重劃區,從池袋、
西新宿、台場,到後來的六本木之丘、汐留、虎之門
、赤坂SACAS……高持有稅有利於保持都市土地的活用
,但別寄望它會讓現有的無房者輕鬆入居,那其實是
個富人導向的制度。
東京大型都更真的很猛啊 森集團麻布台整合49年吧
赤阪六本木虎之門麻布台一路串聯那個氣勢跟便利性超讚
巨嬰還在期待台灣市中心都更蓋社宅給我住
日本RC的房子看起來造價也比台灣低不少 用料也有差
又很少挖地下室 樓高低 電梯給的很吝嗇
台灣也可以用木造啊,一年可以換好幾次新房子欸,超爽的
颱風來一次就可以換一次XDD
號稱高級塔樓結果用機械車位的一大堆,還塔式的呢
如果要討論住宅大樓的成本與價格,在日本就只能鎖
定塔樓做比較
日本不像台灣規定新建築要提供高比例停車位
停車問題日本是用需求導向的手段,而不是台灣走供
給取向。在日本除了K-car外買車要先買或租到車位,
但是市中心車位成本超高,所以發現養不起車位就連
車都不買了。台灣是顛倒,我就有認識平常不開車的
朋友,因為新買的房子附車位,想想出租也沒多少錢
乾脆買一輛車來放算了……
I大能跟槓精槓那麼久也是很有耐心
日本東京停車位單月價格台幣破萬也不算少數
台灣現況大眾交通運輸還不夠完善的前提下汽機車難以捨棄
持有稅市價1.5%一定有用啊 但是法律是全國共識 大家不想要
啊 懂?
九面沒去買虎之門那邊我真的覺得他功課做太少
我最近在換日幣惹 準備去買房度假
他買的時候應該還在起漲前
問題是 市價根本無從定義
用估價 現況不就估價
九面有賺到影片流量就夠了,但一般人像他這樣搞會涼涼
其實現在的台灣的稅率 土地就是1% 房屋就是2%
但實際上八成的人是用優惠自用稅率
老美有些就成交價 雖然有問題 但是也簡單暴力
成交價不是他們要的 成交價經過一段時間會落後市價一大截
孫文100多年前就知道房地產難以有標準價值
偏偏一堆猴子21世紀了都還不知道
成交價就加州 但你奶奶50年前買5萬 你就一路繳600一年
繳到今年轉手50萬美金 抱歉一次只能條20% 720
你去看Zillow很多都把稅金便宜當成優點在賣房阿
老房子除非超級頻繁換手 不然幾乎調不到市價 zillow上
所有的中古屋基本都會直接跟你說現在和成交後的稅金多少
每天說不行 星加坡不就幹給你看了 還在不行
加州應該是2%, 不是20%
新加坡哪有幹甚麼 笑死 而且新加坡就2/3新北大而已
新加坡的組屋你買在哪都差不多 台灣你願意分到嘉義雲林
再來跟我講新加坡做得到啦
長腦袋是給你用的
是忘記幾年內 單一次調整稅額只能增加20%
加州就每年最多調整2%
1978 California Proposition 13
懶得查了 那就是10年以上的一次也只能+20%
幹我這輩子都不要跟你吵架
絕對被噴到咪咪帽帽
提案起源第一個就是Displacement of retired homeowners XDD
課持有稅 是底層可憐 還是有錢人可憐 美國演給你看了
窮人整天要政府給自己加稅 真的有夠變態
好殘忍的法案(笑~)立法來源開宗明義就說是要驅
逐市區老小魯蛇……這種東西在台灣這種清理法社會
,應該會被噴爆!
樓上,原來兩戶以上房子的人是底層喔?
加州成交時稅基是可以一次到位的
沒有什麼限制20% 一次200%甚至2000%也可以
加州有趣的是超低稅基還可以類重購退稅繼續玩 也有開繼
承特例後門 超複雜
SE62搞錯了 那個法案就是退休老住戶耍無賴要抗稅提出的
加州左謬整天亂搞荒謬法案 最後還是被資本家收割
複雜也好 文組才有工作有錢賺
像台灣這樣什麼東西都範本放在政府網站上你自己填自己跑
一些寫字樓都要餓死
Base Year Value Transfers 真歡樂
民主制度就不可能一直對多數人課重稅,就算立法最後也是要
在選票前低頭
要在選民面前低頭不就說明這是台灣人要的嗎?
推I大
日本泡沫經濟建立在長期牛市後的資產過渡炒作,當年
日經平均30-40倍本益比
接著美國有意識打擊日本半導體及電子產業,最後日本
央行只能暴力升息救經濟但為時已晚
謝謝分享專業真實的知識
其實最底層要求政府增課持有稅的最大原因是…
反正他這輩子也擁有不了房子了,稅與他何干?
當然支持加稅加到爆啦,反正他最慘就這樣
還能更慘嗎?不如吃瓜看富人摔落更爽
我底層上來的,底層的人的想法真的不會想上進的
真想當下過得舒服,但看不得別人過的比他舒服
在往上爬的過程中,這些同濟都是阻力,如同螃蟹效應一
樣
17
首Po有些人很愛講的 政府是打炒房,不是打房 又要講什麼央行重點是要顧水位 但既然都要給投資客一個lesson 又可以用切結排除換屋族跟繼承22
我之前在美國的德州和加州住過一段時間。 我個人很欣賞德州的稅制,所以想針對地產稅這事分享。 德州的地產稅大都是2%~3%之間,在美國各州中算偏高的。 但德州不收"所得稅"。這代表德州州政府的經費大都是從交易稅和地產稅而來。 這覺得這樣的制度對中產受薪階級很有善。20
我建議單身者 / 無房者一律課徵所得稅 100%。 沒錢就不會在那邊肖想別人的財產。 是說退一萬步真的用你可愛的腦袋換想的房屋稅實價 2% ?????? 全台灣估計會有大量房子去分割極小坪數的老屋。 為啥?4
關於這段 這對退休族超不友善欸 照你這樣講 也不是經濟實力不好的老人讓出精華區5
謝謝IBIBA大和大家的分享討論。 我個人很喜歡看這些政策面的討論,從中學習政策對經濟和民生的影響。 就以下面兩個稅制來說,美國眾多的經濟學家,討論了數十年,也沒辦法斷言哪個較好。 (1) 低(無)所得率 + 高房地產稅 (德州) (2) 高所得率 + 低房地產稅 (加州,台灣)12
這裡對房產稅高低的判斷是不對的 房產稅額 = 稅率 * 基數 不能只看稅率說哪一州的房產稅比較高 稅率本身會影響房價乘數 同樣的居住品質跟大小, 加州的稅額應該高於德州38
通篇放屁 我不知道尼哪時住加州哪時住德州 德州大城市像austin 金融風暴後的房價 低點大概20122
有趣的問題 德州確實稅率比加州高 但是稅基高多少呢?稍微查了一下 2024 Typical Home Values: Texas 301,627 Austin 527,213 California 773,3631
標題: Re: [閒聊] 打炒房怎麼不增加第二戶以上持有成本? 時間: Sat Oct 5 00:16:03 2024 其實問題是 第二戶高持有稅,要多高才有效果? 每人都只有一間房 那誰要出租? 出租價格高 就變成 工作地點轉移成本變高
53
Re: [新聞] 新竹房貸超越全國平均 竹科工程師寧出走你真的是運氣很好啊.... 你最熟悉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可是美國的房地產資訊你卻常常講錯 你說美國房地產在金融風暴時崩盤,從高點下跌 75%以上24
[請益] 為什麼稅單上的公告現值跟房價差那麼多?如題 最近小弟在研究房屋稅的問題 台灣的稅率1.2-3.6%其實不算低 但造成房屋稅額極低的原因是因為 公告現值跟房屋市值落差太多6
[問卦] 台灣房地產稅為什麼那麼低?以美國為例 紐約大概是購入房價1% 加州大多是購入房價1.25% 德州房子很便宜 但房地產稅是2.5% 簡單來說你買一個100萬美金的房子3
Re: [閒聊] 海外適合的房產投資標的的確像ceca說的, 真心不騙,海外投資最適合的標的物就是美國, 等這次武漢肺炎之後只是讓美國科技業更壟斷全球經濟, 全世界的錢跟高端工作機會只是更往美國跑,尤其是矽谷, 如果你錢夠,2
Re: [討論] 照抄新加坡囤房稅就好啦在討論這問題之前 要先定義什麼叫房屋稅重 房屋稅輕 以美國德州為標準 那叫做重 約為成交價的2.5% 稅基是採用成交價 相比之下 新加坡的房屋稅放在這世界上還是輕得要死- 早就不對中華民國政府打房,有任何期望了。 別的國家我不知道,在美國有房地產,持有成本可高了。 稅率最便宜的加州,是用市值乘1%以上(各縣市不同),如果我有100萬美的 房子,每年就要繳1萬美金。 德州免州所得稅,也是建立在房價地價稅,至少2%起跳的情況。
- 藍白腦aka柯布林粉 真的都是政治小白 一點知識都沒有... 中央管的是交易與實價登錄aka地政三法: 平均地權條例、地政士法、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
- 我的暱稱 “公鯊小” 這上網查都可以查到當時新聞 要推實價登錄2.0時(完整門牌、預售屋) 當時建商可是大力反對的
- 剛剛在別版看到 新加坡房屋稅和台灣一樣 不是實價課稅 如上表 那是房屋的估值 估值再乘以稅率 就是要繳納的房屋稅 可以看到 連好幾億的透天別墅 一年的估價還不到100萬台幣
30
Re: [新聞] 央行隱藏手段「別想搬錢」 科目四、增貸26
Re: [新聞] 央行未續第八波打房 台中建商坦言:23
Re: [閒聊] 南科FG重劃區gg31
[閒聊] 台北炒房模式可以複製到其他縣市?34
Re: [新聞] 央行隱藏手段「別想搬錢」 科目四、增貸14
[閒聊] 為何高雄三民區的房價可以媲美左營58
Re: [新聞] 財劃法修法三讀 估中央失血3753億2
[閒聊] 20年前台北市一坪30萬5
Re: [閒聊] 20年前台北市一坪30萬16
[請益] 頂樓6米高樓中樓二房,值得入手嗎18
Re: [新聞] 財劃法修法三讀 估中央失血3753億8
Re: [閒聊] 南科FG重劃區gg4
Re: [閒聊] 我覺得中和、新店、文山會落寞2
Re: [請益] 房屋繼承問題3
[閒聊] 該重視台灣營造業勞安20
Re: [新聞] 央行隱藏手段「別想搬錢」 科目四、增貸2
Re: [閒聊] 買到爛尾樓人生是不是毀了?4
Re: [閒聊] 新竹光埔重劃區 指標建案九月大跌9%2
Re: [閒聊] 南科FG重劃區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