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關於高收入職業房租佔薪水比例
※ 引述《polkmnbv (學習當爸爸)》之銘言:
: 一次回應你
: 首先又是房版多多最愛的陽春麵、雞排理論
: 以前陽春麵多少錢 現在回得去嗎? bla bla
: 台灣平均通膨率大概2% 過去一碗陽春麵20元 現在台南一碗40~50元
: 台灣房地產漲幅遠超過陽春麵跟雞排的漲幅 屌打台灣平均通膨率
: 代表房地產本身就是金融投資商品 拿生活必需品跟金融商品比?
錯了, 房地產有稀缺性, 小麥隨著人類科技提升, 平均產量會增加
但土地沒有辦法
而且事實上, 隨著生活水準提升
台灣每人平均住宅面積, 從1980年的5.44坪, 成長到2020年的15.38坪, 成長了三倍
但陽春麵並不會從吃一碗變成吃三碗
1980年一碗陽春麵10元, 現在漲了四倍, 但考慮到人口成長跟平均住宅面積
40年房價漲個二十倍並不奇怪, 不是嗎?
至於你說房屋是金融商品, 小麥何嘗不是
小麥在芝加哥交易所還有期貨跟選擇權在買賣咧
: 有人會開line群集資去各家麵店掃貨買陽春麵 然後轉手+10元賣人?
: 還是募資創建一個台灣雞排50指數基金?
: 拿陽春麵比房子 現在缺貨的PS5還比較像房產現況
: 到底誰財商有問題 還是被話術洗腦久了就鈍了?
: 不說崩到幾十年前這種不切實際 只要修正10%
: 頭期款就噴掉一半 幫投客接盤的自住韭菜就趴了
我看不出還款計畫可行的人, 為什麼修正10%會趴耶XD
事實上以租金的角度
就算收益率很差的2%, 每五年都能回收總價10%
收益率高的話甚至兩三年就能回收10%
就算未來五年跌個10%, 租金都能打平甚至有盈餘的
加上只要你有持續還款, 銀行基本上就不會認定房貸違約
甚至還會願意提供寬限期讓你在困難時期只繳息
長期看, 你根本不用擔心什麼會被修正打趴
反而你有極高的機率, 在未來彌補短暫的損失
稀缺的實物價值, 很難違約的五倍槓桿, 每個月的固定報酬(即使自住也省了租金)
這就是房地產勝率極高的原因
: 再來講到租金跟幫房東養房 這真的就是每個人需求跟觀看的角度不同
事實不會因為角度不同就不是事實
: 以房東的觀點 如果租金可以cover本+息 而且很少空租 那很棒啊 恭喜你找到好物件
: 但以我為例 我人生規劃50歲前退休 退休就回新竹老家繼承父母的房
: 我這輩子的居住成本就 年租金30萬X15年 = 450萬 還可以住在台南市中心的雙車透天: 根本就不用繳房貸到70幾歲 用相對便宜的成本跟較低的風險 就取得最好的居住環境
: 那房東對我來說就是工具人 因為他幫助我實現財務目標 這不就各取所需嗎?
1.你這個論點跟辛苦存了100萬, 加上爸媽給的900萬差不多啊XD
2.你的租金每年讓房東在不考慮房價漲幅之前, 就得到IRR>10%的收益
其實是你幫助房東實現財務目標才對
3.就算你的投資IRR>10%, 但送房子給房東的事實仍然沒有改變
可能真的賺很多, 所以送一間2000萬給房東也不心疼吧
房東就心懷感恩收下了
4.我看你2019年也在斡旋房子, 是什麼改變了你的人生規劃?
沒跟上2020年大漲這波嗎?
所以是錯過了, 只好買房改繼承是嗎?
: 我就只是想喝牛奶 又不想當酪農 幹嘛一直跟我說當酪農多爽 一定要養一頭牛
: 台灣租金佔比只有先進國家的一半 反而食物跟汽車還比國外貴
台灣租金低的原因, 是因為利息成本跟持有稅低
國外房貸利率動不動就是3% 4%, 1%持有稅, 他們的房租報酬沒有個5%是會虧錢的
但台灣因為成本很低, 實際上台灣租金投報並不低喔
: 你買進口車 怎麼不說幹嘛養車商 你買牛奶雞蛋怎麼不去靠腰 養盤商
如果我跟和運租車, 每三年付一台車錢給和運, 三年後車子歸和運
我也會覺得我是在送車給和運XD
不過車子畢竟是殘值消失很快的物件, 而且公司車以租代買有稅賦優勢, 所以是可行
房地產可不是這樣耶..
: 這些商人比房東還缺德ㄟ 台灣房東還比較佛
: 你舉李敖的例子那是在金本位的年代 對比現在金融商品的定價沒啥參考價值
李敖的例子不是金本位時代, 你搞錯了
金本位大致可以分為金幣本位跟金塊本位
金幣本位主要流行在19世紀, 由一定比例黃金鑄造的金幣, 取代原本的足銀幣
但主要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為財政擴張, 黃金又難以取得
因此無法維持用黃金鑄幣的金幣本位, 改為發行保證與黃金比例兌換的銀行券
但一二次大戰之間超額發行的銀行券, 導致金塊本位在戰後無法維繫
於是1944年國際建立布列敦森林體系
美國承諾以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 各國則以固定匯率聯繫美元
所以布列頓森林體系是混合了黃金儲備跟美國信用的混合體系
但由於各國都有發鈔權, 加上美國的國際收支開始轉為赤字
這使得固定匯率無法延續, 到1958年, 布列敦森林體系就名存實亡
1971年正式宣告結束
李敖的時代, 基本上貨幣制度就是由混合制走向信用本位的過程中
事實上也可以說, 混合制很早期就已經名存實亡, 早就是信用本位在運作了
而也正因為李敖的例子其實背景是信用制, 才會在承平時期有這樣大幅的通膨發生
相較於實物保證的金本位制, 通膨會被黃金開採量限制
追求通膨就是信用制的特色
: 而且未來也很難複製這種例子 投資是看未來不是看過去 你會看後照鏡開車嗎?
未來無法複製, 是因為基期已高, 倍數很難再是幾百倍
但追求通膨是信用制的特色, 只要人類還是使用信用制, 未來就會一再複製
: 均值回歸是價格偏離實際價值會修正 拿40年前去講均值回歸的意義在哪?
: 不同時期的內在價值天差地遠
因為你講房地產爽了20年, 所以我告訴你房地產不只爽20年, 而是爽了70年啊
70年不用均值回歸嗎?
: 過去40年台灣人口從1700萬成長2360萬 未來40年台灣人口剛好倒過來 2360萬跌到
: 1700萬
: 台灣房地產是內需市場 人口從成長600萬到減少600萬 內需消費差多少 難道又要找600萬: 的外勞來接盤?
: 多多都說少子化會都市集中化蛋黃區還是會漲 搞不好是一起下跌 只是跌幅不同
: 台灣從2009年QE降息之後房價飆漲 大家都知道這就資金行情 租金、薪資就是跟不上房價: 前年無限QE 從4兆印到9兆美元 美聯儲有史以來的大放水 原物料也大通膨
: 一堆阿薩布魯的蛋白殼區都漲幾十趴
: 在這種投機氛圍跟上漲的速度 以均值回歸的角度來看 未來大概率也是會修正 看看隔壁: 股版情況
: 股市反應未來經濟最迅速 股市現在不好 房地產未來也不會太好 哪天就換房版唉唉叫: 更何況美聯儲也明確表示未來採升息循環並逐漸縮表 專家們預估3年縮減3兆美元
: 美聯儲做不做到很難說 但未來絕對沒過去幾年這麼爽 9兆就通膨了 不縮一下以後還有額: 度可以QE嗎?
: 美聯儲升息縮表 股市、房市都會修正下跌 但股市可以分批進場控制風險 房地產就沒辦: 法這麼彈性
從FED長期資產負債表就可以知道
只要又遇到經濟危機, FED並不會考慮上一個QE的縮表完成沒有
https://i.imgur.com/c4eBSFN.png
btw, 如果你認為未來幾年沒這麼爽, 那你還鼓吹買股票?
這個通膨尚未結束+通縮政策開始的時機
不是更應該改由風險高的證券市場, 轉為買進實物+防禦資產?
: 當然啦自住就算了 反正漲跌都不會賣 調適一下心情就好了
: 我沒排斥投資房地產 我也有買美國住房REITs做資產配置
: 美股代號EQR成本大概56元 也是月配息當房東
: 綜合以上因素 我對未來台灣的房地產 沒像你這麼樂觀 40年後的老透天後還能再翻倍: 高收入族本就不一定要為了自住 在這時間點去追價買房 利用租房換來的資金彈性
: 去持有各種資產 現金、債券、股票、貴金屬、甚至加密貨幣 也是爽爽過
: 我本意想提供另一個想法給目前猶豫要不要進場的人 不知道你們這些有房的在激動什麼
我只是告訴你並不是你換個想法就會改變你確實是送房給房東的事實
我才不知道你在激動什麼
--
下戽哥一上站,所有推文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下戽哥,你臉怎麼又腫了
!」他不回答,在板上說,「買一間二房,不要公設。」便拿出十萬下戽金。他們又
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唬爛又被抓包了!」下戽哥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
空汚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唬爛甚麼買房子不用下戽。」下戽哥
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我能硬凹就不能算唬爛……唬爛!
……我跳針不認輸,能算唬爛麼?」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我連牙醫臉都打」,
--
挖靠 以前人住這麼小喔...沒這印象...
5坪多慘絕人寰吧Q Q
我小時候住的房子 平均不到4坪
"居住面積"其實可以很複雜欸..以前都市化不夠 但現在大
樓也蓋很多了 所以面積要仔細討論蠻複雜的
現在比以前集中 每個人平均空間又大 但是往上了
而且雖說是都市化 但很多現在的蛋黃區當時是草地XD
以前居住面積小很有感 生活沒那麼好過 睡大通舖或床上
床下擠房間
不對 我講錯了, 4坪那間已經是10歲以後比較大的了
我小時候應該是一家7口住16坪, 每個人兩坪多
我爸媽一間只夠放雙人床跟一個衣櫃開櫃空間的房間
我大姊二姊房間略大一點 睡上下舖
我三姊四姊房間沒有門, 整個房間剛好滿滿一個通鋪兩人睡
我睡客廳旁邊的行軍床
所以我看大時代 方展博睡客廳行軍床都很親切..
還好我們家只生我
我第一次好不容易有自己的房間是爸媽房間隔的小夾層應
該不到兩坪
多生我家就爆炸了 我連奶粉都喝不起了
不過這樣講也不對, 那時候我家是住祖厝一個小角落
雖然住得很擠, 但廚房、衛浴都在外面, 空間可以省下來
後來家裡開裝潢店加上我媽顧店兼褓母兼家庭代工才買了
房子 我才有真正獨立的房間 但不到三坪 單人床 書櫃
小矮櫃 電腦桌
我有自己房間是20歲左右的事情
想想現在人很爽了 還嫌蝸居
以前才是真的蝸居
還是因為我大姊二姊三姊嫁出去 我才接手她們房間
可是我那個房間從我小三到出社會….
以前的人比較吃苦耐勞 也沒什麼網路可以互相比較
不過其實那房子很大 只是我老爸是不受寵的老么 又生特別多
我兩個伯父 家裡分別只有5個4個人 都是自己住一層60坪
只有我家分在跟我阿公阿罵 還有大廳同一層 的角落..
不錯了啦 我舅舅直接把我外公外婆房子輸光
哥,我一直好奇,土地有限,可是一直有可以新開發的土
適合開發的還是有限, 發展越飽和的城市, 越難找到適合的空地
地,而且建築物的高度不是越來越高嗎?真的不會有容積
大解放的一天喔
目前建築物高度變高並不是容積變多, 而是建蔽縮減 讓建築之間讓出更多空間, 視覺跟生活空間不那麼密集狹窄
台灣還有土地可以開發啊 政府隨時也可以農地變建地
但你也有有人想去居住啊 想住都市的人多
其實我一直不理解為何會有高收入者願意花七八萬租住宅
,是因為他還在存頭期款嗎?還是因為是高管,有很高
的房租補貼
很多真的很高價的豪宅, 合理投報租金有行無市 所以七八萬十幾萬的房租可以租到一兩億的房子 很多買不起豪宅的, 會為了品質願意花七八萬十幾萬租 但那些買>租, 也負擔得起房價的, 就莫名其妙
我一直覺得是容積率被卡住了,如果台北市全面商三,
跟南大同萬華一樣,我相信可以看到不少重劃區崩盤的
大量增加容積, 在土地成本分攤分母變大的情況下 當然有機會拉低房價, 並影響鄰近區域 但增加容積的第一階段, 一定是現有的200萬堅房屋先大漲 之後每年改建, 相對比較便宜的5萬間, 才會一年一年補上 也就是會經歷一個先大漲再緩降的過程 在降下來之前, 主導增加容積的市長, 就會先被政治口水淹沒 除此之外, 提高容積也會造成人口密度增加、道路阻塞、公共設施不足的問題 市民不見得得利 目前柯文哲是有推出TOD, 也就是增加主要捷運站鄰近地區的土地容積率 一級地區30%, 二級地區15%, 但目前實際案例很少, 只有台北市政府自推的範例士林TOD
每個人都有他的選擇 假如他的錢可以做更有效益的投資
來彌補失去的租金有何不可 同時也幫忙養房東 雙贏
這樣經濟沒問題也不會跑去買房子離開你的叫優質租客
很難贏五倍槓桿的房產吧,我們當房東真的都覺得未來會
一直租金大於利息喔,很怕繼承潮開始,還有不婚跟父
母同住,以及寧願買套房也不租三房兩廳等等
未必不能贏房產啊 只討論投報的話 確實比不上股票
虛擬貨幣 房產贏在穩定
你在市區就不用擔心吧
居住空間改變你可以把手上物件換成市場上搶手的
我跟你說 我每間房租扣掉利息還有持有成本大概都還有
一萬初的淨利 升一碼我要多繳3xx 你說要升幾碼我才會
虧錢 而且還是在我不轉嫁租客的前提
了解謝謝補充信仰
其實有更高投報 所以不買房很ok啊 但買房送房東的事實不會
改變
可能人家隨便賺都有好幾億, 所以送房東一間2000萬不放眼裡
那房東就心懷感恩收下啊
用心分享好文 給推
XDDDD,股版良心+1
推 每次都能學習新知 鞭辟有理
房版良心,上面說錯XDDDD
我2020慫恿同事買房 他們說房價還會跌不急…
現在來看 很多人悔不當初….
如果他在2019買了台南透天雙車位 現在會更快樂 不會變
成悲憤空
推
賺一億分房東兩千萬也是毛毛雨,有道理耶
ㄟ你的言論很粗暴喔,講的刀刀見骨,沒人租房子怎麼辦啊
我才剛下一棟當包租公耶
我其實是來推簽名檔的
幸福多轉悲憤空
推
租房子不該視為送錢給房東吧,有居住使用啊
我都搞不懂大家幹嘛老是洗租房仔的臉,多鼓勵他們一輩子租房
,這樣大家房貸才有人幫忙繳啊
人生有限,租豪宅或不存頭期讓自己過得爽點及時行樂,都不能
算是壞選擇
例如租個好房子3年,不是送錢,是讓你有限人生的3/80住在一
間好房子/豪宅,又不用先付出大筆現金
我阿公跟台北人租一間平房做生意 全家住在平房閣樓裡面
都在後面防火巷洗澡 廁所用公共廁所
有興趣看一下大橋頭站周圍有五間國小 就知道當年人口密度
有多高了 周遭都是平房或小透天說 竟然能養出5間國小的學
生人數
以前就都市一間30坪住3家人啊 爺爺奶奶爸媽+小叔+2孩子
不要說人均5坪多了 在195X年跟我說人均1坪多我都相信
然後小叔小姑婚後生小孩住不下或小孩大了才陸續搬出
我家買內湖近40坪公寓時 住了三代6口人 在當時算是相對比
那年頭頂加可夯的
較大一點的 很多住30坪的也是6口人 每間房間都比較小
人均要跟鄉下三合四合院平均啦
當年五樓會比三四樓貴滿多的 然後自己加蓋
三四合院就會百多坪住10多人 人均就高了
195X年代公共廁所是重要社會資源 離越近房子越搶手 XD
後來阿公自己違建蓋了一個廁所 結果整天有吸毒的來借廁所
後來都說沒廁所不借了
房版良心
推
以前室內大但是住的人口多啊 平均下來反而比現在少
土地不行 但容積可以呀 總樓地板面積比以前大多了也算是
科技進步進而增加土地使用空間
40年前很多人擠一間外,因只有一台冷氣,全家擠客廳睡 = =
冷氣在30年前也還算是奢侈品吧
1982年差不多是大多數家庭買冷氣的時間點了
家電買進的順序 大致上是冰箱洗衣機->電視->冷氣電話
1970開始就很多人家裡有冰箱了 傳統市場開始變成鄰避設施
電話當年非常貴 記得小學1~2年級班級通訊錄 有電話的只有
半數家庭而已 因為請一支電話比一個月薪水還貴很多
都是做生意的才會去請電話 而且還要花紅包錢給黃牛去跑線
197X年一支電話2萬 1982年還要1萬多
當年一般工作薪水才幾千 月薪上萬的是高薪工作
原來又是個沒上到車的
30年前1990 冷氣是奢侈品阿 因為都是能耗超爛的定頻
在那個時薪40 50的年代 電費一個月超過2000是多可怕的事
當年小孩都被要求去跟長輩睡同一間的地板 讓長輩開冷氣
但長輩都定時器定2~3小時而已 我後來都寧可自己吹電扇
電扇對人直吹到早上 對我來講還好睡一點
沒那麼誇張吧 我家1981年裝了4台冷氣 當年常常會接手親友
的二手冷氣 當時冷氣是一種耐久財有價值的 XD
記得當時2台是新買的 1台買親友的2手 1台從舊家搬來
幫補血 太佛心了
我家1990年只有一台...記得都是全家擠客廳一起睡
後來兩岸一天到晚嗆聲,接手一間屋主要移民的大樓
瞬間才不用全家擠客廳了...
那時候兩岸問題 也讓我家便宜買到大樓
電話費以前很貴好嗎
當年我家冷氣也只有主臥有 老破公寓也沒啥訪客XD 客廳
只有電風扇
後來有出相對便宜的水冷風扇
說放冰塊上去的
當年壓縮機很貴的和現在不同
冷氣奢侈品的年代
等下有人出來說你們又在老人幹古
好廢的文章
民國70年每戶平均人數好像6.x人,現在每戶2.x人,符
合每人需要的居住面積增加
想到我常常在補以前房子的窗型冷氣洞 哈哈哈
現在買20年左右的華夏 幾乎每一間都有預留一個小窗台
給你裝窗型冷氣專用的
因為以前冷氣平台可以算坪數啊 所以1990年代幾乎一定會做
IB大總是一針見血,忠言逆耳
推
以前根本沒有一個小孩一間這種爽事
連我家只有我一個小孩都跟爸媽一間到小學
滑到IB大的簽名檔,不爭氣的嘴角又噗哧了
他只是沒跟上漲幅 改嗆房蟲包含我 他也有雙車位別墅
透天可以繼承 意思是我也有 只是比較慢 我現在做股
票基金債券而已 笑死
繼承的應該也是破爛老房,整修拉皮還不是要花幾百上千
啪啪啪啪 臉都紅了
簡單回你 2019我斡旋沒買到 我覺得在喊上去沒價值 所以
我就沒追價 現在更貴我更不會買 我言行如一 就剛好我那
次沒買 2020年3月股災才能有閒錢抄底股票 這兩年我的總
資產已經翻倍了 還有講金本位 是1971年正式宣布美金本
位 貨幣供給才急速上升 所以錢才不值錢
台南2019年1420萬的物件, 現在都破2000萬了吧 你當年如果拿20%頭期, 280萬買下來, 現在光這間房子淨值都快1000萬了 難怪你這麼悲憤 還有啊, 你之前明明是說李敖大幅通膨的事情是發生在金本位時代, 沒有參考性 怎麼現在又改口1971年之後錢才不值錢? 所以李敖的故事不就是發生在1971年, 改採信用本位之後, 錢不值錢的現代? 自打嘴巴
真厲害 資產翻倍 求傳授QQ
現在內湖基隆幾乎好的都被掃光了
又是一個沒上到車然後開始轉為悲憤的空軍
笑死...南部翻倍,槓桿5倍,投報率500%好嗎,才100%得意個
屁...一堆人都超過5倍,還不是照買自住。有夠嘴硬
我超過5倍還不是被一堆幾十倍打假的...
除非你資產好幾億翻倍,畢竟本金大,流動性、槓桿、心理壓
力比較不容易提高投報率。但上億我想應該也不會不買房
幾千萬的翻倍可以不用拿來講。
如果只有幾十幾百就更不用說了...PR直接被拉開
乾,IB大感覺跟我阿爸差不多年紀
租房的確是送錢給房東沒錯,但租房不等於不存錢、追求及
時行樂和不努力,租房仔留下的錢拿去投資其他東西的報酬
,在台灣數十年追求房地產的集體風氣下,也常常是輸給房
市的。那為什麼還有人要租房呢?特別是那些明明看來還有
一點能力去捏的人,他們就真的那麼白痴嗎?其實也沒什麼
,原因通常很單純,就是他們在那些當下、那幾年,可能有
比買房更讓他們覺得重要的事,重要到即使知道會虧房價、
撥一部分錢養房東,以後可能買更小、離精華區更遠,他們
還是覺得值得,或者說還是選擇先繼續租,不然人生各方面
可能會變更糟,能賺大錢真的很好,但人生除了賺錢&能生存
下去,真的還有很多其他面向,我很開心即使自己這幾年在
房地產可能少賺1000萬,依然覺得值得,我清楚知道自己為
何而選,而又得到什麼。
80
台南2019年1420萬的物件, 現在都破2000萬了吧 你當年如果拿20%頭期, 280萬買下來 現在光這間房子淨值都差不多翻頭期四倍1000萬了 對比你2019的斡旋文#1Tgh5A_g (home-sale) 跟你在前幾篇文章提到的這間透天, 我想我應該估計的八九不離十5
這裡想請教一下大家 1000萬的房子貸款了800萬 假設行情跌到了700萬(只是假設,不討論會不會發生) 變成抵押品的價值比貸款還要低 那銀行會做什麼動作嗎?12
我第一次看到有空方承認房地產是金融投資商品的,這點要讚揚一下。 你說的是對的,房子的確是金融投資商品。 不過大多的空空都是在叫說 "房子是必需品" 不應該炒作不應該賣那麼貴...etc 這點可能你回去得教育一下其他空空。 至於你講的房地產漲幅高於平均通膨率這件事,很奇怪嗎?10
趴了?2014-2019上半年,大家都知道是房地產緩跌的時候,房貸違約率平均大概0.20% 1000個人大概2個人違約,其他998個老神在在,如果單純考慮自住客,違約率更低 自住韭菜回檔10趴就會趴了XD 無視房貸違約率超級低的事實在那邊胡扯 : 再來講到租金跟幫房東養房 這真的就是每個人需求跟觀看的角度不同11
: : 2020萬貸1600萬, 40年房貸, 一個月房貸本利是45000, 而且是買下去就差不多固定了 : 40年本利合計是21,517,871 元 : : 現在房租35000, 我們用年增1%算就好14
推 XXXXXXX: 你打這麼多他們看不懂 他們的邏輯就是房子不管價錢多少 05/10 00:54 → XXXXXXX: 韭菜吞下去就對了 怎麼會有人不買房呢 05/10 00:54 → XXXXXXX: 然後幾個裝有良心的在說自住沒差但投資不要 講笑話啦 實 05/10 01:00 → XXXXXXX: 務上沒幾個人是剛需啦 台灣現在有幾個人沒房子住的? 正 05/10 01:00 → XXXXXXX: 常人再不濟都租得起 窮人本來就註定租一輩子 所以正常人 05/10 01:00爆
我真的看不懂有個下戽哥在那邊幹嘛 牙醫界裡面本來就有敗類,我三不五時在臉書、ptt上面幹 那又怎麼樣? 你講少數的敗類來統括全部牙醫是什麼居心? 按照你那個做法,醫界裡面更多敗類,只有牙醫界有敗類?22
這個是你連結中的社區的最新成交價, 只差零點幾坪 2020萬貸1600萬, 40年房貸, 一個月房貸本利是45000, 而且是買下去就差不多固定了 40年本利合計是21,517,871 元 現在房租35000, 我們用年增1%算就好14
我不清楚台南狀況,但我在台北, 預算十萬租大安信義區室內40坪很難找 好一點的房子活不過兩周 你說競爭者少? 我 TM 一點都不覺得~15
對薪資較高的族群這塊,「租不如買」或「買不如租」,其實不是一個議題。 因為租金占每個月總支出太低了,決定要不要買,通常是投資或置產目的,或 決定在一個地方長期經營,想買一個自住的窩,做任何自己想做的裝潢。 那一點點租金,和買屋與否的決策無關。 以投資和置產的角度看,像我2008~2013那波,前三年沒跟到。當初處瘋狂追價
爆
[問卦] 你月薪6萬會去衝1000萬房價嗎?台灣房價高,政府不太管,但他很好心的盡量幫你壓低利率跟延長貸款年限,讓你可以輕 鬆買得起1000萬房喔 問一下版上的大大,如果你是首購族,月薪6萬 準備自備款150萬(自己存,或想辦法叫爸媽幫你出) 然後貸850萬,利率抓1.5趴,貸30年爆
[問卦] 現在貸款買房的人都不怕房價大跌嗎?台灣2020年總人口開始負成長 已經確定沒有人口紅利了 現在只是起頭,還感覺不到嚴重性 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買房的人口會斷崖式下滑 如果不是蛋黃區,房價可能會跌3成,甚至5成以上爆
Re: [閒聊] 關於高收入職業房租佔薪水比例佔幾趴還不是都給人賺走了XD 你之前說過這間房子現值2000萬 2000萬貸八成的話, 40年每月還44000, 利息總計551萬, 每年14萬左右 你房租繳3.5萬, 一年就是42萬, 也就是說房東一年賺你28萬 以頭期400萬來講, 大概是7%, 以你的家庭收入來說, 大概是4%48
Re: [心得] 貸款越貸越多,房價越疊越高10年前基隆20年三房大樓400萬, 現在基隆20年三房大樓600萬 10年前能貸六成, 頭期160萬, 現在能貸七成, 頭期180萬 10年前貸款240萬利率1.80%二十年, 每月12000, 民國100年平均薪資45,961, 26.1% 現在貸款 420萬利率1.31%三十年, 每月14000, 民國110年平均薪資55,754, 25.1% 事實上現在負擔還比較輕56
[閒聊] 有辦法預測10年後的台灣房價嗎?我們在10年前 也就是2012年,當時有人預期房價只會越來越高,也有人預期已經是高點了,而且少子化 因素,房價只會越來越低,甚至崩盤 當時你買1500萬, 但經過10年的洗禮37
Re: [閒聊] 台北市容積竟然比新北還少 難怪不都更就因為台北的人口密度已經是東京23的2倍了 只算都心的話搞不好快3倍大 平均每人道路面積 台北 7.0 新北 11.3
29
[閒聊] 帥過頭不看好塭仔圳重劃 A5>A7互相箝制17
[心得] 再給我選一次還是會裝潢15
[請益] 一層四戶共56+2的大樓管理費15
Re: [閒聊] 桃園區何時有像樣的重劃區啊11
Re: [新聞] 執政七年》談高房價 蔡英文:確實是6
新青安房貸粗估請益12
[請益] 買到漏水屋該如何自保?2
Re: [新聞] 執政七年》談高房價 蔡英文:確實是6
[請益] 儲熱式電熱水器難控溫?4
Re: [新聞] 央行理事:投資客賭寬限期內房價漲 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