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
※ 引述《youkisushe (65454)》之銘言:
: 其實我不懂一堆反設計仔到底在反對什麼
: 今天這個設計就是一堆人去撞到
不是反對設計 是反對不合理的設計
何謂不合理的設計?
個人認爲是“正常人”在不熟悉路況的情況下容易出事的設計
像是正常直直開結果該車道突然變成左轉專用道
地上標線亂畫導致只想往前開卻要彎來彎去
這種檢討完全沒問題
但今天這個案子 出事的多半都是不看路或過度依賴輔助駕駛的“非正常人”
正常人開這段路 從還在高架上就有提示往湖口和休息站跟下楊梅的車道指引
過交流道匯入平面主線也有一直告知說 內側車道為往湖口 外側為休息站
正常人看到地上標線照著走根本不會出事
結果因為不正常的人卻去指責一般人都不會出事的設計有問題是否有失公允?
: 你要一句話把那些人推到三寶這個分類
: 然後說設計不要改
: 那你路上車道線要不要都取消掉
: 或是左轉跟右轉車道對調好了
: 只要車禍就是你駕駛不專心
: 這個案子我不討論超載跟輔助駕駛的問題
: 反正撞到水泥分隔島跟死這麼多人都是事實
: 但是設計部分明明有很多改善空間
: https://i.imgur.com/pJNUdE1.jpeg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imgur.com/pJNUdE1.jpeg?e=1738325332&s=RSMVXPMMq4oM_4xxMJkENg)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imgur.com/L5GufoN.jpeg?e=1738284767&s=c0nwNN_YKWldZ2c8t-cKYQ)
: 把高架下來的2線拉直就好了
: 要去休息站維持原本的右側附加車道
: 我線已經畫給你看了(紅黃=高架2道 藍色=休息站道)
如果照著你說的紅黃兩線都變成可以行車的車道那為什麼當初設計的人不這樣搞?
把比例尺放寬就可以推測出為什麼要畫槽化線了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mgur.com/7k3mcnO.jpg)
五楊平面南下楊梅這段都是三線道
今天的楊梅休息站是以前的楊梅收費站改建而成
假設今天你把槽化線塗消掉那這段會三線變四線道在立刻縮回三線
這樣是否又會造成新的交通問題?
而且仔細看休息站出口匯入主線的路段似乎是以前收費站車道縮短的路幅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mgur.com/xPNeB0u.jpg)
假設今天沒有畫槽化線
是否會有有心之士利用新增的一條車道超車
但在匯入車道的路口與出休息站的車發生碰撞?
說實在楊梅休息站出口匯入主線的加速車道並沒有很長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mgur.com/eiNlFaD.jpg)
因此個人拙見於此畫槽化線合理且能降低事故
: 這也不是什麼困難的工程
: 到底有什麼理由不改?
於此提出一個簡單粗暴的反問
今天這邊把槽化線塗掉 那這場事故就能避免了嗎?
: 國三中和北出也是修改後變2道出口順暢不少
: 汐五高架北下來汐止交流道前也是4道變5道
: 中間是出口車道 一樣變很順暢 代表不是不能改
: 而且這種設計連休息站外側停車格也是潛在的危險
: 被當保齡球瓶擊飛也是時間問題
: 道路設計不是讓不適任駕駛直接死亡用的
: 不適任駕駛是在考照階段篩選
: 只有台灣是先放上路再來玩格鬥
: 看誰打贏繼續晉級
: 真要說那些三寶可能死之前也不知道到底怎麼了
: 政府讓他拿到駕照從不跟他講缺失也是殺人幫兇
: 你是要教他還是殺他?
個人看法 這幾年國道上的標線設計已經比過往先進很多了
很多路段都看得到高公局有再花心思改善
當然還是有些路段受限於先天物理限制無法用標線去降低事故率
那這部分真的只能呼籲用路人多注意路況小心駕駛
常在開五楊的走這段我相信都有注意到告示相關一直有在增加
並不是不能提出設計問題
而是在提出之前是否有想過相關單位是否已有改善?
於此段設計 個人看法是 只要你正常開 就可以避免以上事故
沒有什麼政府是殺人幫兇的問題 把小孩和自己害死得其實只有你自己
--
腦子檢驗設計、三寶篩選設計
這個mini 休息站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硬生出來的.
這幾年才新蓋出來的 考慮到從汐五端上來的司機一路往南會沒有休息站可休息才蓋的 如果沒有要再開一段路到接近竹北的湖口尾端才有湖口服務區 其實立意是良善的 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則見仁見智
※ 編輯: Qoo20811 (125.231.118.15 臺灣), 01/26/2025 16:47:56推! 很多人邏輯真的怪 那台灣一天這麼多闖紅燈
要不要廢紅綠燈?
要說這段標示不清真的很牽強 地上有寫 抬頭也有
有事就推 沒事就孬
沒有存在必要? 一堆人使用是怎樣?
不看路的太多了
笑死人,楊梅休息區我去過至少八次,從來都不覺得設計
有問題
擺明沒在看路或速度太快好不好
導引也很清楚,我是不知道哪裡設計不良啦,等三寶解釋
他們可能覺得設計不良是少了測速照相吧
開車不專心看路牌標線,輔助駕駛當自動駕駛用,開acc
跟吃了無敵星一樣,出事了就怨天怨地怨政府,就是不
會檢討自己
這問題跟圓錐派一樣,要配合LV2的需求去修改現有規則,好
讓他們可以邊睡邊開車
這次死傷慘重最該檢討的是超載又沒安全座椅
意外嗎? 行人庇護島都被嫌危險了,駕駛都沒問題 嘻嘻
有些人就覺得應該把馬路設計成連三寶都可以開,但他們
忽略了一開始就不應該給三寶駕照的前提
推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imgur.com/kE4JhT4.jpeg?e=1738280767&s=ODZB-O2NVqy7P5Ct-rhvZA)
兩公里前就有告知那段不是直線
還好吧,台灣一年死3000個車禍,大部分人都沒出事,不
必檢討
死的人數不夠多 就會認為設計上完全沒問題需要去改善
搞不好只是該死的三寶終於撞死而已,為何要改?
推
三寶邏輯阿 都是別人的錯 我沒錯
我認真說,覺得沒問題的自己去開看看
下高架後,進休息站超短,左側還要匯入主幹道!
這休息站是為了楊頭延伸蓋的,未來直達頭份都沒有休息站
(無法去湖口,前面也bypass中壢休息站)
下意識集體車速將維持高速,不是所有人都能反應
哪裡超短 下高架後第一個是校前路交流道出口 再開一段
才是休息站入口 這都不會開建議還是不要上路好了
一路上都是告示牌和標線引導你下交流道還是進服務區
我就問 那麼多休息站,為何單獨這個事故頻傳?
事實上就是設計有問題
那你要去問自撞的那些人啊 這邊腹地大小就這樣 能妥善
運用的空間就這樣 其他幾個服務區都是在規劃國道時就有
了 這個休息區規模類似寶山和木柵 但上述兩個並沒有類
似五楊高架的車流引入
有在開的正常人都不會去撞 你厲害你可以提出建議 不要
只會說設計有問題 有問題在哪你要提出來 出一張嘴誰都
你可以想想寶山、木柵跟楊梅有一個很大的差異
會
現在是因為重大死亡,才被high light
寶山、木柵只有匯出車道
沒事 怎麼改該撞的還是撞 腦容量問題
設計問題爛的交流道多得是 台74一堆先上後下的正常人開
都會牙起來 但這個明顯就是肇事者問題最大 但為何一直
要有人把問題歸咎到設計問題是主因?
而楊梅是匯出
所以你也知道這個休息區是特例 他的車流量就是比較高
也因此遇到不正常駕駛的比例也會增加不是嗎
但事實上,就是主因
你五楊下來 正常車不下校前路不進休息區的已經有一大段
主因就是沒減速
可以讓你匯出進入平面主線了 你到底有沒有開過這一段啊
撞擊前才疑似踩煞車
所以可以設計道路讓你所謂不正常駕駛去死是ok的?
是疲勞駕駛造成未減速,又或是放任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
不好意思我桃園每天到新竹上班
雲端應有紀錄
你在供三小 看不懂欸 所以現在是要家屬去打國賠官司控
告高公局了嗎?
所以我熟,我也了解該區的危險
是要後面休息站正常的人車去死?
從五楊下來那麼多機會匯入平面主線 但這台車卻選擇直直
衝進去撞分隔島
然後說設計不良 正常人表示納悶啦XD
直線不減速去撞,又不是被引導到去撞..
就問地上沒畫標線嗎? 高架看板沒提示車道規劃嗎?
這都覺得危險 建議駕照吊銷好了 先不說楊梅端 五楊五股
不正常駕駛(疲勞 酒駕 毒駕 不看路等等),是根本不該上路
那邊還比較危險咧 林口下坡加上汐五跟下面一堆交流道
都危險多了
對於去撞防撞車的,我也認為他們愚蠢
這個跟撞防撞車的不就是一模一樣的東西
你道路規劃哪裡有問題你要提出來啊 只會說有問題但說不
但好的道路設計,本就可以降低肇事風險
出個所以然並不會顯出你自己特別優秀欸
前面不是說了..寶山木柵跟楊梅的差異
現在這個規劃看鳥瞰圖已經夠清晰了 標線也沒什麼問題
你寶山跟木柵是能跟楊梅比喔 初始條件就不同了
哈哈 別說什麼特別不特別,只是每天開這個路段的心得
楊梅這個休息區設計初衷就是為了一直走高架段的下來
有地方能休息 他利用的腹地空間就是原本的楊梅收費站
所以設計不同呀,那是不是這樣的設計容易出事
如果什麼問題都歸咎於道路規劃而非提升駕駛素質 那改一
次還是會撞一次啦
所以你的見解就是不需要這個休息區 因為不適合蓋對嗎?
初衷沒有不好,但肇事率就是高
如果是這樣 那我就尊重你的看法 因為確實 此休息區空間
能使用的地方就是如此之大 硬要蓋一個造成以上事故 確
實是政府的問題
我也常使用此休息區,記住別停第一排
那邊毀了不少台車
國道25日一天16X起車禍 肇事率真他媽的高 拜託大家不要用
拜託樓上不要用嘿
三線變四線再變三線和槽化線的關係在哪?
現在一樣是四線啊!只是被槽化線隔開而已,改善的方法不是
把槽化線塗掉欸!是把槽化線和湖口那道交換位置,讓湖口那
一道能筆直地開,根本就沒有什麼新增車道的問題…
https://i.imgur.com/L5GufoN.jpeg 原文這意思不就是要
![圖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火](https://i.imgur.com/L5GufoN.jpeg?e=1738284767&s=c0nwNN_YKWldZ2c8t-cKYQ)
現有的槽化線給改為車道嗎= =
你今天主線這樣畫不就直接多出一條外側車道卻馬上又要
變回原先的三線道?
短短不到一公里車道這樣增減反而更容易造成事故吧
我了解你的意思是能截彎取直 但現在那個不進休息區直走
最後跟出休息區的車一起匯入主線的那一道已經夠直了
我的理解是單純把那一道拉直就好
我的看法是 這段如果純直線反而更危險 你有沒有想過今天
其餘空白地方要畫槽化線還是放分隔島都行
其他人應該也是這麼想的…吧?
這台車要是繼續直直往前開 會不會撞上得不是分隔島而是
另一個無辜的家庭?
道路設計要考量得點很多 這邊看得出來高公局已經一直在
不看路的駕匙,怎麼改都不會看路..各種改法真的能治嗎
你要這樣說,那每一道都應該設障礙物,不然永遠都會有追撞
改善了
前車的問題,問題不是這樣解決的,這裡突然歪出去又回來,
真的是非常不合理。
他這條基本上已經近乎於直線了 轉彎的曲度這麼小...
你有在注意路況的勢必會跟著標線走 今天這起案例是根本
沒在看路...
沒在看路是事實,但設計很怪也是事實,哪條路會這樣設計?
國外的加減速車道也是要你往外切再回歸主線 目的就是要
讓你注意主線路況 這種設計你也不能說除了缺點沒有優點
只是存在一定曲度能讓駕駛的人只需要踩油門就好
這條已經算是高公局給不看路的最後的關懷了 正常不進
休息區的早該在前面就切出去了
各種設計多的是啦,日本高速公路上還有客運島,可以上下客運
咧
多去看看國外
日本還有那種只有單線道的高速公路咧.... 你要超車只能
等開到有超越車道的路段往外切在匯入主線
不進休息區就該切出去,那這條湖口車道的存在就更不合理,
乾脆一起進休息站,幹嘛歪出去又匯回主線?
你直直往前衝撞到分隔島結果怪政府設計爛 我是不認為這
樣子合理啦
如果這條車道有存在的必要,就應該與主線車道平行才對吧?
所以你可以針對此條去請高公局封閉此車道 我回這篇文
直直往前衝會出現分隔島的話,我一定怪政府啊!哪條路直行
主要是覺得那個槽化線存在合理 事實上我也認同你 那條
會撞到分隔島?
路根本不該存在 不長眼的就進休息區再出來
今天他是沒看標線直直往前撞.....
根本無關於此道路設計問題了
假設今天是完全沒有任何提示告知突然道路終止 那指責設
但沒有一條路會把內外車道做成不平行…
所以我還是覺得這設計的弊大於利啦
技當然合乎情理 但今天這不是..
我沒記錯 國一彰化那邊不就有類似的設計
就為了沒在看路的開脫說設計奇葩,我也是醉了,正常有
有在看路最好是會撞上去?
去查一下為何設計那條 不進休息站 又直直去接高速公路的
設計好嗎?? 不是你怎麼想就是對的 台灣怎麼有一堆這種人
推這篇
我能想到的就是疏散車流啦 等於變相的拓寬路肩 最後再跟
出休息站的車一起匯入主線
你知不知道 不只休息站 很多交流道都有這樣的設計
fck01 你覺得 交痛部的人沒你行 那麻煩你寫信 還是去抗議
告訴他們你比他們行 交給你設計
一直發生嚴重事故就是該重新調整設計
國道每個月也發生嚴重事故阿 要不要封閉?
樓上,你又在無限上綱…
誰跟你上綱?
因噎廢食 看得懂嗎?
說實在的 說要改善的 可以說明得更完整一點 要如何在
現有的空間範圍內 合理的畫出讓自殺駕駛不會出事故安全
開回家的方案 而不是只會說 設計有問題 政府殺人這種
我講的內容很清楚吧?
難道你們不知道 自動駕駛有5個等級? L1-L5?
這種沒有建設性的言論 今天你那條路畫直了 這傢伙就不會
往前撞到尾端匯入主線的那裡嗎?
你考照的時候 教練有告訴你開L2 不用看路嗎?
你只說要拉直 但拉直會不會下一次就是有大車失控一直往
前撞?
你講的一點意義也沒有 因為根本懷疑你沒駕照
不需要為你的假設建立出合理的用路空間 你今天只是為了
這起事故合理化你現有的推論 會不會下一次出事又有人說
怎麼設計一條一直都是直線沒有緩衝空間的路段來 政府殺
人 交通部根本不會畫標線
拉直再撞就真的沒救了,現在就是在討論怎麼把它做到最好。
不是一直列出所有最差的可能性,然後說沒必要改,如果都要
這樣搞,交通部就可以收掉了,因為會撞都是你各位的問題。
他不拉直就是避免一路往前撞的人....
確實撞到的都是有問題的三寶啊
假設今天直直往前撞 撞到其他人你要為你的言論負責嗎?
說不定這個分隔島救了其他正常人呢
依照fck01的說法 台灣所有道路 都不能彎
為啥會有一路往前撞的人?道路設計會用最差的可能性去做?
ㄟ你不能 無照上山路嘿
這台現代車不就是只會往前嗎....
那以後每個人都要拖一台蠍子車上路,不然會有被撞的風險。
因為考照有S行 你應該過不了
真的笑死
不用到蠍子車啦 裝一台能看google maps的車機 注意前方
是否有塞車狀況 看情況減速 如果有回堵就即時打雙黃燈
示意後方來車 可以大幅度降低出事風險喔
原PO 還這麼認真回他喔
日本單線的高速公路真的比這個複雜多了
你們聊吧 這種的真的還是不要上路害人
都是別人的錯
一直無限上綱,這邏輯真的好難溝通,要吵還是建議去y大的
回文吵,他講得應該比我清楚,感覺也比我有耐心,不回了。
可是y板友並沒有針對我提出塗銷槽化線產生的顧慮進行回
覆哦 甚至還認同車道縮減會造成更多的交通顧慮呢
我這篇也是特別針對塗銷槽化線是否合理而回的
我還是以為一道匯入主線一道通過線再岔出往休息站匝道
今天才遇到龜仔下匝道後面都車 然後他老兄跨槽化回主
線 北七沒救
正常人都可以輕鬆過這個交流道,就只有那幾個人去撞到,
然後一個激動仔一直再嘴設計不良,跟他意見不一樣就說人
邏輯死亡
我覺得可以拉直 然後漸漸變窄 或者標線視覺讓車主去減速通過
那個分隔我看了也是很不慣 正常開不會撞但是感覺很差
也許留分隔島的用意也是要讓駕駛覺得那邊路況有變該減速通過
但是現況一個小右再小左的彎法 沒彎過就親牆壁 好像太硬了
要彎 就讓沒彎過的就給他吃貓眼抖抖抖之類的吧
要留分隔島就拉直點嘛
至於喊說開右邊會進休息站的 這個我是沒問題啦 早就標示了
南下國1台北段開右邊也是會直接下重慶啊 那段都幾年了
還是來打一下我的臉好了
iss大,這話題蓋了一串系列文,裡面有多少人在講設計問題
自己去看,只是多數人懶得來這篇回。
我也是正常人啊!我也不會撞,幹嘛一直認為提出問題的人就
會撞?你只會二分法?踩油門和踩煞車以外,你不會放油門?
五股也是整路直直下啊 不是最後幾百公尺才分一道出來
你可以找其他人來看我和某位的推文,看是誰講的話有邏輯,
當我在講其中一道直線出現分隔島的時候,有個人在扯說山路
不能有彎道,這是同一件事嗎?你覺得這樣有邏輯?
覺得楊梅休息站設計讓你很難開的真心建議駕照燒了車子賣
掉不要上路害人可以嗎????
怪東怪西就是不怪自己能力不足,廢到笑
沒事 二分法的另一位不就來了嗎
我是說改善啊!我又不會撞,一下就過去了,怎麼又扯到要把
車子燒掉?現在講話都要這樣顧左右而言他?
休息站那道看看要不要畫成短虛線 雖然我不知道短虛線真實意義
但是路感上其中之一功能就是右邊短虛線就是會離開國道
當然完全對線沒警覺度的人 沒用就是了
原來
五楊下來匯入可以用槽化線做長一點
並謄讓出空間改善入休息站線型?
不看路,設計的合不合理有差嗎?
減速標示沒在看,路徑標示也沒在看
不遵守用路規則,造成公眾危險
眼睛跟腦子先改一改再說
直直開會撞上就怪設計不好 那國道應該台北到高雄整
條不能有一點點彎度 希望各位懂設計的人去設計一下
這種國道
開頭就不嚴謹 什麼叫正常人 什麼叫不正常人
你用體感感覺的?其次是 不正常人假設有10萬人 這些人
都該死?
應該是用考照的方式讓那10萬人不能上路 而不是放著爛
設計讓那10萬個民眾跟活生生的家庭去死
建議輔助駕駛時代應該全民重新考照 順便讓駕訓班發大財
我有意投資一間撞時代駕訓班 在法案通過前提早卡位
有沒有人想合資的?? 請洽04-7533967
燈多裝一點應該會改善
身為曾經天天走五楊的用路人,就真的從來沒在這裡休息過,
並且這段下去一定馬上切出去,因為前方總是會有遲疑的車輛
,防衛駕駛的本能就判斷往前走會有「麻煩」,實在無法理解
有人還在這時候說高公局好棒棒
就說了 台灣大部分人都沒出過車禍 沒什麼好改的 不必檢
討
這邏輯設迴轉道也是ok,是你駕駛沒看
設計有問題,才一直提醒牌~責任丟給駕駛
推。
19
我的疑問點是 裡面有兩個2歲的小孩 在沒有大人抱著的情況,基本上應該至少都要有裝安全坐椅才有辦法控制吧 到底是要怎麼在兩個安全座椅的空間 在後座再塞四個小孩 我看新聞報導是兩個大人都在前座 表示這兩個2歲小孩都沒有大人抱耶 這種載法到底是怎麼辦到的35
1.倪姓駕駛39歲,網購休閒業(已g) 2.副駕駛:展妻(約30歲) 3.三位兒女,(10.10.8.6.2.2歲)都很小, 三位女方弟弟的小孩,目前2 OHCA.. 4.車子是租來的,從台北要去雲林過年8
個人是覺得疲勞駕駛導致睡著的機率最大 租車的人對車況不熟通常不太會碰到自動駕駛這一塊 疲勞駕駛很可怕 有時候會不自覺的睡著不自知 駕駛有可能往湖口方向瞬間睡著29
通常這種上了新聞的重大事件 接下來交通部一定會有一連串的 「改善措施」 我猜: 1.高架下來的出口架設紅綠燈20
若非電車且無超載、全員都有繫安全帶,此事件結果可能無人死亡。 看其他則消息,車是租的,對車輛性能、功能也應該非完全熟悉。 另看側拍到的事發畫面,開輔助駕駛的可能性高,建議政府開設輔助駕駛1~2小時必修課 程。實際上路不是拿來測試輔助駕駛極限的,輔助駕駛該解除就解除。 --30
說了這麼多 標題很聳動 還沒下結論就點名電動車殺人 鬧出一堆電黑指責電動車不應該開 據我所知14
其實我更想知道這台電車消防隊是怎麼成功滅火 連車頭的logo以及後車部份完整度都是好的 這滅掉後程度比一大堆油車起火好太多太多了 如果是可行方法是否推廣20
來額外聊一下乘客險。 首先先說這case乘客險會賠,車上乘客跟車主或駕駛什麼關係都沒差, 乘客險就是會依責任歸屬啟動,這件肯定是駕駛全責。 再來討論理賠內容,這件最大的問題是超載,乘客險一般投保方式是 單一人保額/總乘客保額,所以5人座就會是200/800或300/1200之類的。56
其實我不懂一堆反設計仔到底在反對什麼 今天這個設計就是一堆人去撞到 你要一句話把那些人推到三寶這個分類 然後說設計不要改 那你路上車道線要不要都取消掉9
想借這串問一下 以前有研究過磷酸鐵鋰比起三元鋰安全非常多 雖然能量密度較差,但看特斯拉的LFP都有400公里了,在台灣很夠用了。 為什麼大家還是要去買危險的三元鋰版本 --
43
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用行人庇護島來類比,我認為是錯誤的。 庇護島車禍通常都是過彎騎上去 但今天的案例是直行 如果要類比,應該拿台中的半套偏心左轉道來講。 假設這樣的分隔島設計在台中的平面道路上,你知道會長怎樣嗎?51
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起我可能跟版上多數看法不同 我覺得他根本沒開Lv2,或是他開了以後踩剎車解除他自己不知道 因為他走的是引道的內側道:18
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這裏真的非常奇葩 左引道可以繼續走匯入國道 右邊才是入休息站 我自己為避免在下五楊馬上匯入造成塞車,也會走左引道過了休息站再匯入(指示牌也有這 樣指引),但正常來說直覺兩道都會覺得是進休息站12
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先說這起事件主因應該還是三寶垃圾超載、分心造成。 但是,看看楊梅休息站那精美的腹地、腦殘車道配置,根本不應該設休息站。 五楊下來沒多遠就直接引流進入,沒有任何硬性減速措施(如彎道、車道限縮),才會有 那麼多起高速自撞。 塞車時那個引道也是很雞肋的存在,我甚至還坐過國道客運高速從那邊插隊。13
Re: [新聞] 年前遇車禍!楊梅休息站電動車自撞駕駛可能也不熟這段吧。 五楊南下出來其實蠻危險的。 最早的時候可能還是最安全的。 後來因應地方壓力 (?) 硬搞了交流道出口, 影響行車順暢外,一點小回堵到主線就很危險。8
Re: [問卦] 說楊梅休息站沒問題的安全觀念?這裡奇葩設計多到覺得神奇 1. 世界上先進國家那個地方高速開一開會進服務區,不要跟我說高速公路終點 因為那是 進平面道路 五楊下交流道接國一 正常是要併進國一 之後要去服務區才換車道降速 下交 流道加速到100後忽然又減速到50直接進服務區 奇葩中的奇葩 官員出國考察都在玩 連用 gmap 參考設計都不會7
Re: [問卦] 楊梅休息站設計不良在哪?高架匯入平面是實線+單側虛線 通常在這時候可以匯入主線的外車道 如果車多壅塞可以往前開再匯入 但是就會通過休息站 不過照著車道開也沒問題6
Re: [問卦] 說楊梅休息站沒問題的安全觀念?三寶是三寶 也不能一犯錯就死人 代價太大 那路段有在開的就知道 根本事故熱點 下高架前是一個又寬又彎又長的下坡 最常見的就是追撞 為什麼 因為終點交流道 休息站 平面匯入點 下高架直行段全卡在一起 高架終點的大彎道 跟林口彎不一樣 又緩又彎 但越開會越覺得反應時間變少 這是很難察覺5
Re: [問卦] 楊梅休息站設計不良在哪?當初林志穎開車撞上去分隔島 我就有大概在猜想是否是開了自動駕駛 我開的油車,在使用LV2輔助駕駛的情況下 常常遇到類似情況 左道切右道時,若還有這種分隔島
26
[閒聊] BMW M760i為啥仍不保值?9
[問題] 電瓶最長有可能用幾年呀?19
[問題] 車禍損害賠償詢問(過失致死)7
Re: [心得]2025 福特focus mk4 水塞課程6
Re: [閒聊] Nissan怎麼從GTR神話到快倒的樣子3
[問題] 車禍肇責釐清蘆竹南青路大華路2
Re: [問題] 車禍損害賠償詢問(過失致死)2
Re: [新聞] 台88線追撞事故 後車駕駛放交通錐遭撞飛15
[情報] Rolls-Royce Cullinan可能搭載H3
[問題] 轉速表有沒有可能是快樂錶?15
[問題] 汽車有衝壓進氣的設計嗎?3
Re: [新聞] 宛如科幻小說 馬斯克的未來地底隧道亮相